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2025:中国智能算力规模猛增,创新驱动产业未来

   时间:2025-08-24 12:15:07 来源:光明网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中国算力大会2025的盛会上,传来了一则关于中国算力平台建设加速的重大消息。目前,包括山西、辽宁、上海、江苏等在内的十个省区市的算力分平台已成功接入这一国家级平台。

中国算力平台的建设旨在强化跨区域、跨行业的算力资源对接,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介绍,该平台通过构建算力调度“一张网”,能够全面采集和动态监测算力设施与数据,精准掌握各地算力的发展现状。同时,它正加快推进算力态势感知自动化监测,以促进东西部地区的算力高效互补和协同联动。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魏亮透露,目前已有超过100个算力服务商入驻中国算力平台,注册行业用户超过1000家,接入了近百个主流基础大模型和垂类模型,为上千名开发者提供了丰富的在线调用服务。这一平台的快速发展,标志着中国算力资源的整合与利用迈上了新台阶。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提出,到2026年将建立完备的算力互联互通标准、标识和规则体系,而到2028年,则有望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形成具备智能感知、实时发现、随需获取能力的算力互联网。这一目标的实现,将极大地推动中国算力产业的创新发展。

在算力大会的现场,算力与人工智能协同创新的各类应用吸引了众多目光。这些应用不仅展示了算力与AI结合的巨大潜力,还加速了产业智能化转型的步伐。例如,一款便携式无人机反制枪通过智能侦测和协同反制技术,实现了对黑飞无人机的精准识别与干扰,其识别精度高达99%,响应时间不到3秒。

一个集合了多个智能体的算力服务平台也备受瞩目。该平台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自动制定解决方案,并寻找和匹配最合适的算力资源。目前,它已能调度全国六分之一的算力规模,支持每天上亿次的算力调用。这一平台的出现,无疑为算力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全球首个具备工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人工智能生产流水线也在大会上亮相。这一流水线专门用于生产大模型,其每一个业务中心就相当于一个车间。目前,该人工智能工厂已在山东济南完成实体化建设并投入运行,年产能可达上千个订单。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智能算力需求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中国电信研究院发布的《智算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5)》显示,人工智能大模型正在加速赋能行业应用和智能终端,这将进一步推动智能算力产业的蓬勃发展。预计到2035年,人工智能将为中国GDP贡献超过11万亿元,占GDP的4%至5%。这一趋势将带动算力需求实现十倍甚至百倍的增长。

为满足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需要,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人表示,将引导各地合理布局智能算力设施,逐步提高智能算力供给质量。目前,智能算力已广泛应用于生成式大模型、自动驾驶、具身智能、智慧城市和工业制造等领域。通过算力应用大赛累计征集的创新算力项目已超过2.3万个,并在工业、金融、医疗、能源等领域实现了规模化复制推广。预计2025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增长将超过4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