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一隅,富士康郑州综保园区的招募中心外,近日上演了一幕壮观的求职景象。数百米长的队伍蜿蜒曲折,宛如长龙,每日吸引着数千名求职者前来应聘,这一热潮预计将持续至十月。
作为苹果iPhone的主要代工厂商,富士康郑州厂区的用工需求近期急剧上升。据园区人资部门透露,这一需求主要集中在产品组装、质检等基础岗位,原因是苹果iPhone 17即将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订单量的大幅增加促使劳动力需求水涨船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富士康不仅扩大了招聘规模,还提高了薪资待遇,以吸引更多求职者加入。
富士康此次提供的薪资待遇相当诱人。以港区A事业群为例,员工底薪为每月2100元,加上加班费及各项补贴,预估做满三个月的总薪资可达1.92万元至2.3万元之间。小时工的最高时薪也达到了26元,加上额外补贴,整体收入颇为可观。这样的薪资水平,对于许多求职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吸引力。
在这支庞大的求职队伍中,人员构成颇具特点。从年龄上看,新入职员工中80%以上为18至35岁的青壮年,他们年轻有活力,适应能力强,且渴望在短期内获得较高收入。从地域上看,95%以上的求职者来自河南本土,他们更倾向于在家门口就业,既能赚钱又能照顾家庭。这一趋势的增强,反映了本地化就业观念的深入人心。
在求职者中,不乏像登封女工李华这样的“候鸟工人”。她根据农时和工厂旺季需求灵活安排工作,利用旺季三个月的时间赚取高额工资。李华表示,这样的工作模式比在县城每天打卡上班性价比高得多。还有许多像赵明夫妇这样的新面孔加入富士康。他们原本在江浙地区打工,但看到老家基础工人收入逐渐提高,旺季工费与南方城市差距缩小,便选择回到家乡附近的郑州富士康工作。
富士康厂区内,新招募的员工分布在周边十余个住宿区,其中一个可容纳1.6万人的基础工宿舍已经满员。正午时分,万人餐厅内人头攒动,排队购餐的景象热闹非凡。尽管园区采取了错峰就餐机制,但仍难以缓解就餐高峰期的压力。这一场景从侧面反映出富士康此次招工规模之庞大。
然而,在这看似火热的招工背后,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电子信息产业用工季节性波动明显,旺季时订单量激增需要大量临时用工,而淡季时则可能面临用工过剩。同时,基础岗位对技能要求相对较低,人员流动性大,企业需要不断补充新员工。对于求职者来说,虽然富士康的高薪颇具吸引力,但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并非人人能适应也是不争的事实。长时间的加班可能对员工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