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轻奢珠宝品牌潘多拉近日宣布了一项重大调整计划,针对中国市场,其原定的今年关闭50家门店的目标将扩大一倍,达到100家。这一决定伴随着裁员计划的同步推进,据21世纪经济报道,潘多拉中国区的销售人员证实了这一消息,并表示闭店后的员工将获得相应赔偿,但不会被重新安排到其他门店工作。
近年来,潘多拉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从青岛、南京等多个城市的商场中可以看到,潘多拉门店经历了从独立店面到中庭柜台,再到最终撤柜的变迁。这一趋势早在2021年就已显现,当时北京王府中環的潘多拉主力店被高端珠宝品牌卡地亚取代,长楹天街的门店也缩小成了专柜。到了2023年2月,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南区的潘多拉门店也被时尚品牌GANNI所取代。
潘多拉以其独特的“手链+串珠”DIY产品模式,以及“一颗珠子代表一个故事”的推广语,自2015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曾赢得了众多年轻女性的喜爱。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者对于该品牌的评价逐渐出现了分歧。
一方面,潘多拉的首饰因其多样化的造型和可自由搭配的特点而受到部分消费者的青睐;另一方面,也有消费者对其使用合金、925银、氧化锆石和珐琅等材质表示不满,认为这些材质不仅不保值,还容易氧化发黑。有网友甚至表示,佩戴一段时间后,首饰上的18k镀金会褪色,皓石碎裂,珐琅也会损坏。在尝试各种清洗方法后,这些消费者表示如果再有一次选择的机会,他们绝不会购买潘多拉的产品。
从财报数据来看,潘多拉在中国市场的表现确实不尽如人意。在2025年整体业绩承压的情况下,中国地区的销售额领跌明显。第一季度,潘多拉在中国的销售额仅为9600万克朗,较2023年下滑了11%;第二季度,中国市场可比销售再度大跌15%,而同期集团整体可比销售却有3%的增幅。在经历了连续几年的下跌后,潘多拉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占比从9%降到了1%。
在此背景下,有市场消息称潘多拉计划退出中国市场,后期将以授权本地零售商运营的形式继续在华开展业务。这一消息无疑给潘多拉在中国市场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
对于潘多拉这一品牌,消费者的态度各不相同。有人认为其饰品虽然不保值,但能带来当下的快乐和满足;而有人则因为其材质和保值问题而表示后悔购买。无论如何,潘多拉在中国市场的调整计划已经明确,未来其将如何在中国市场立足,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