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妆市场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这场变革不仅体现在品牌间的激烈竞争,更深刻地反映在消费者选择偏好的重塑上。如今,小众品牌与高溢价产品并行不悖,专业性与体验感相辅相成,个性化与真实性成为衡量品牌价值的新标尺。这一系列变化,不仅促使品牌与消费者沟通方式的革新,也引领了整个行业增长逻辑的重构。
在近期由Worldpanel消费者指数举办的2025美妆沙龙活动中,一系列基于真实消费行为的洞察数据揭示了美妆行业增长的核心动力。Worldpanel的研究团队,通过对海量消费者购买行为数据的深入分析,提炼出三大关键主题:以SPOT模型解析品牌足迹与消费者驱动力、七大美妆人群细分模型助力精准营销、洗护发市场的体验革新与品类拓展。
SPOT模型精准捕捉了消费者选择美妆产品的新趋势。在2025年,消费者不再仅仅依据品牌或价格做出选择,而是形成了一套多元化的选择体系。SPOT模型,即“小而美”(Small is Beautiful)、“专业性”(Professionalism)、“至优体验”(Optimal User Experience)、“真我觉醒”(True Identity),恰如其分地概括了这一变化。
“小而美”成为显著趋势之一。以抖音为代表的社交平台成为新兴品牌的主战场,其美妆品类渗透率接近快消品的一半。韩束、丸美等品牌通过短剧营销在抖音成功破圈,蒂洛薇、三资堂等品牌也借此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小众细分市场的持续扩容,如唇线笔的“一笔多用”、精油的“全身油养”等精细化需求,推动小众品类渗透率迅速提升,展现了消费者对“小而美”产品的偏爱。
“专业性”凸显了消费者对产品功效的极致追求。在护肤市场,专业护肤品牌的渗透率增长率显著高于整体市场。薇诺娜、修丽可等品牌凭借临床级专业性站稳脚跟,修丽可色修精华更成为中国皮肤学专家推荐产品。医美市场的扩张、轻医美项目的兴起,以及男性客群的加入,均印证了消费者对专业性的高度认可。彩妆领域,毛戈平、冰希黎等品牌通过跨界融合专业性,也实现了品牌价值的提升。
“至优体验”在快节奏生活中分化为效率与情感两大方向。消费者对高品质的追求未减,反而催生了“快省高效”的新需求。一方面,“省时、省钱、高效”的解决方案走红;另一方面,情感疗愈需求激增,“居家SPA”、“香气疗愈”等概念带动相关产品增长。欧舒丹甜扁桃身体乳因“闻着让人心情变好”成为社交平台热议单品。
“真我觉醒”要求品牌在数字时代保持清晰定位。在数字化营销的高压下,品牌身份的清晰与一致性至关重要。消费者追求个性化体验,AI肤质检测、定制精华液等服务正受到追捧。不同年龄段人均美妆花费差异显著,年轻群体拒绝被“标签化”,35岁以上人群更重视安全性与实用性,推动了个性化服务的兴起。
Worldpanel的七大美妆人群细分模型,基于真实购买行为、消费频次、客单价等多维度数据建模完成,为品牌提供了精准画像。美妆探索家、全身奢护党、压力妥协者、精致抠抠族、安心体验派、随缘护理客、基础刚需族七大人群,展现了不同的消费特征和偏好。品牌可以据此制定差异化的沟通策略,将有限资源投向最具增长潜力的人群,实现精准营销。
洗护发市场虽被视为成熟市场,但仍有巨大的结构性升级空间。近年来,发膜、发油、头皮精华等进阶护理品类增长速度明显,消费者对“头发管理”的认知深化,功能诉求更加细分和个性化。体验升级也成为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如“头皮预洗”、“三明治洗护法”等概念的走红,以及居家SPA体验的引入,让洗护发成为放松身心的过程。品牌在产品创新上动作频频,护肤级成分跨界、质地创新层出不穷,周边工具和即时解决方案也快速扩容,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Worldpanel对美妆市场的深入洞察,为品牌提供了宝贵的战略导航。在高度细分化、需求多元化的市场中,品牌需借助真实数据理解消费者需求,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同时在产品、体验、场景上不断创新,为消费者创造超越预期的价值。无论是新兴品牌还是成熟巨头,只有精准与创新并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住脚跟,实现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