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这位常被外界视为拥有神奇“人生作弊码”的企业家,其前半生的经历仿佛是按照一部精彩绝伦的剧本编排而成。从毕业即向母校捐赠13亿,到两年内在武汉大学迅速积累百万财富;从受邀成为上市公司总经理,到独立创业成为“手机之王”;再到仅用8年时间将小米带上世界500强的宝座,以及在北漂9年后购置34.8万平方米的房产,雷军的每一步都显得那么不可思议。
然而,雷军的传奇并未止步。6月26日,小米新品YU7发布,仅3分钟内大额订单便突破20万台。这一成绩,相当于2024年新能源SUV月销冠军理想L7三个月的销量总和,让雷军赢得了“车王”的美誉。但在这光鲜亮丽的背后,小米也曾遭遇过严重的危机。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小米股价连续三日下跌,市值蒸发近1300亿港元。
尽管外界更多看到的是雷军春风得意的一面,如“手机之王”、“劳模”、“网红雷布斯”等标签,但雷军的成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小米创业的十五年里,雷军曾三次面临企业存亡的关头,而他总能化险为夷,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那么,雷军究竟是如何做到“打不倒”的呢?
在本期的封面故事中,我们将深入剖析雷军“打不倒”的三大底层逻辑。首先,雷军坚信“后来者总有机会”,小米从不追求完美,但正是这种不完美,让小米拥有了独特的魅力和庞大的用户群体。尤其是“米粉”,他们对小米有着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对雷军更是有着深厚的情感共鸣,亲切地称他为“军儿”。
“米粉”与小米之间的紧密关系,让外界对小米的品牌忠诚度感到好奇。在本期杂志中,我们采访了多位“米粉”,从他们与小米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窥见雷军是如何与“米粉”建立深厚友谊的。这种独特的品牌与消费者关系,让小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走进小米内部,你会发现这里藏龙卧虎。即使是食堂小哥,也有着不输雷军的口才和工程师思维。小米用行动诠释了“拴住员工最好的方式,是拴住TA的胃”。随着小米产品的热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小米这家公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将其列为自己的理想求职企业之一。那么,小米真实的职场环境究竟如何呢?雷军作为老板,他的领导风格又是怎样的呢?
在营销领域,小米和雷军无疑是中国品牌的佼佼者。提到高性价比,很多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就是小米。那么,小米究竟是靠营销起家的公司,还是真正具有创造力的公司呢?为了解答这一问题,我们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现代广告研究中心主任王菲教授和《科学营销》作者郑毓煌教授,一同解密小米的营销秘诀。
对于正在经历低谷或感到迷茫的人来说,本期封面故事将为你提供一份直面人生挑战、从低谷突围的“打不倒”秘籍。而如果你想要培养营销思维,为自己装上“外挂系统”,本期内容也将拆解雷军的营销秘籍,为你提供一份打造个人品牌的成长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