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师傅控股近日公布的上半年财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为400.9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7%,然而,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却实现了20.5%的增长,达到22.71亿元。这是近六年来,康师傅首次在上半年遭遇营收下滑,但利润却实现了逆势上扬。
康师傅之所以能在营收下滑的情况下实现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对成本结构的优化和运营效率的提升。财报显示,公司的毛利率上升了1.9个百分点,达到34.5%。
作为食品饮料行业的领军企业,康师傅的业务主要分为方便面和饮品两大板块。长久以来,红烧牛肉面和冰红茶这两大明星产品一直是公司的经营支柱。然而,今年上半年,这两个板块的营收却都出现了下滑。
具体来看,方便面业务的营收为134.65亿元,同比下降了2.5%,占总营收的33.6%。尽管产品升级带来的调价使得净利润同比增长了11.9%,达到9.51亿元,但方便面市场整体规模的收缩仍然对康师傅构成了挑战。
饮品板块对康师傅来说更为关键,目前贡献了公司超过65%的收入。上半年,饮品业务的营收为263.59亿元,同比下滑2.6%。尽管如此,康师傅仍然是软饮料行业中规模最大的公司。得益于原材料成本的改善和管理效率的提升,饮品板块的净利润增长了19.7%,达到13.35亿元。
涨价是康师傅今年上半年的一大关键词。许多消费者发现,原本性价比极高的1L装冰红茶从4元涨到了5元,经典桶装方便面也从4.5元涨到了5元甚至更高。虽然涨价的金额不大,但11%至20%的涨幅足以影响部分价格敏感型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同时也给竞争对手提供了机会。
例如,统一企业中国上半年饮品业务的收入同比上涨了7.5%,部分超市甚至贴出“旁边的统一饮料只要4元”的告示来吸引消费者。这显示出,在涨价的背景下,消费者的选择变得更加多样化。
康师傅的高端化发展也面临瓶颈。以方便面业务为例,尽管康师傅仍然是市场最大的品牌,但主打性价比的中价位袋装面和干脆面实现了增长,而容器面(桶装面)的营收却同比下滑了1.3%。高价位袋装面的营收也同比下滑了7.2%。
在饮品板块,上半年茶饮料、水和果汁三大品类的销售额分别下滑了6.3%、6.0%和13.0%,仅碳酸饮料及其他品类实现了6.3%的增长。涨价带来的销量下滑也让经销商们左右为难。
一位上海社区便利店老板表示,卖出一瓶饮料只能赚几毛钱。今年多个饮料品牌涨价,但如果消费者不接受涨价,他还是会选择以原价销售,以保证产品的动销。这意味着,厂家涨价的部分将由经销商承担,进而压缩了他们的利润空间。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康师傅的经销商数量减少了3409家,直营零售商减少了1499家。这并非经销商撤退的开始,去年康师傅的经销商数量已经减少了9660家。这一方面是公司优化分销网络、淘汰低效经销商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部分经销商因涨价策略导致利润空间压缩而选择退出。
对食品饮料行业来说,渠道铺设和掌控至关重要。康师傅经销商数量的不断缩减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市场销售情况。如何在保持利润增长的同时,稳定销售渠道和消费者需求,将是康师傅未来需要面对的重要挑战。
康师傅还需要关注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不断创新和升级产品,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