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保险业的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陆续揭晓,整体呈现出稳健的发展态势。据统计数据显示,已有60家非上市寿险公司和76家非上市财产险公司对外公布了相关报告。在这些已披露报告的保险公司中,表现尤为突出的有14家公司荣获了AAA级评级,然而,也有5家公司的偿付能力尚未达标,这一对比鲜明地揭示了保险行业在偿付能力管理上的差异化格局。
在风险综合评级上,各细分领域均有佼佼者崭露头角。寿险领域,工银安盛人寿、同方全球人寿等凭借强劲实力脱颖而出;财产险方面,广东能源财产保险自保、美亚财产保险等同样获得了AAA级的高评价;而在养老保险板块,国民养老保险、恒安标准养老保险等公司也跻身优秀行列。这些公司不仅在业务运营上表现出色,更在公司治理、风险管控等方面有着显著优势。
具体来看,中英人寿、日本财产保险(中国)等外资险企凭借其成熟的管理体系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与此同时,中银保险、英大财险等国内险企也通过不断的内控机制优化,实现了评级的提升。中远海运财产保险自保、苏黎世财产保险(中国)等专业险企在细分市场中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专业优势。而合资险企如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中国)、中意人寿保险等,则结合中外股东的优势,在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并非所有保险公司都一帆风顺。尽管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达标,但仍有华汇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亚太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被评定为C级。这些公司在公司治理、操作风险、战略风险等方面存在显著问题,这些问题难以通过资本化手段解决。例如,华汇人寿因公司治理相关问题整改工作未能及时完成,已连续13个季度被评为C级,其业务也基本停滞。同样,安华农业保险和安华财险也因高管层长期空缺、决策机制失灵等问题面临挑战。华安财险则因管理层频繁更换和数据不真实等问题被监管部门处以重罚。
亚太财险的情况则更为复杂,受“泛海系”债务风波的影响,其大股东武汉中央商务区所持的51%股权被冻结。而新疆前海联合财险虽然在报告中表示已对前两个报告期风险综合评级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督促相关部门采取应对措施,但仍未能避免被列入不达标名单。这些公司正在积极采取整改措施,以期改善风险管控状况,提升偿付能力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