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恒大集团最终确定将从香港联交所退市。近日,该公司在晚间发布公告,正式宣告将于8月25日从港交所摘牌。
公告详细披露了退市的背景。此前,港交所于8月8日向中国恒大发出信函,指出公司未能满足港交所复牌指引中的任何要求,且其股份自停牌以来一直未能恢复交易,直至2025年7月28日的最后期限。因此,港交所上市委员会决定取消中国恒大的上市地位。
根据公告,中国恒大股份的最后交易日定于2025年8月22日,而正式取消上市地位的时间则为8月25日上午9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恒大表示不会就上市委员会的这一决定申请复核。
回顾中国恒大的资本历程,这家曾经的房地产巨头在2009年11月成功登陆港交所,成为当时内地民营房企在港上市的最大规模企业。其市值曾在2017年10月达到4144亿港元的巅峰,创始人许家印也因此成为中国首富。然而,伴随着企业的激进扩张,争议与风险也逐渐累积。
近年来,中国恒大因高负债率的规模扩张和多元化布局引发市场担忧。最终在2021年,公司遭遇了全面的流动性危机,命运急转直下。2024年,中国证监会披露了对恒大地产的行政处罚决定,指出其2019年和2020年的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通过财务造假虚增收入。这一事件进一步加剧了中国恒大的困境。
自2024年1月29日停牌以来,中国恒大的股票已连续停牌超过18个月。在停牌前的最后一笔交易中,其股价定格在0.163港元。这家曾经辉煌的上市公司,在历经15年的资本市场沉浮后,最终以21.5亿港元的市值黯然离场。
中国恒大在公告中还披露了截至2025年7月31日的清盘进展报告。报告显示,清盘人已收到187份债权证明表,涉及的债权总额约为3500亿港元(约合450亿美元)。这一数字较2022年底披露的香港上市主体负债规模显著增加,显示出公司债务问题的严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