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上市公司“闲钱”理财热,是精明理财还是偏离主业?

   时间:2025-08-13 19:40:40 来源:览富财经网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上市公司对于理财的热情显著升温,闲置资金的管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据览富财经的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8月12日,已有1654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共计2721份与闲置自有资金管理相关的公告。

仅8月份以来,就有65家上市公司密集发布了80份相关公告,多数为理财进展的通报。以军信股份和慧为智能为例,两家公司近期频繁披露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最新进展。

包括网达软件、翔港科技、天成自控在内的21家上市公司,今年首次披露了闲钱管理计划,显示出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重视并行动起来,通过理财手段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在这些理财的上市公司中,不乏“大手笔”。海大集团于7月29日发布公告,计划使用不超过100亿元的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投资于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中低风险产品。海大集团表示,此举旨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为公司及股东创造更多回报。同时,海大集团发布的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业绩稳健增长,为理财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基础。

滨江集团和比亚迪也是大手笔理财的代表。滨江集团预计使用不超过100亿元的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而比亚迪则计划使用不超过600亿元的自有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或债券产品。这些巨额理财计划不仅彰显了上市公司的资金实力,也反映了其对理财市场的看好。

那么,这些上市公司的闲置资金都流向了哪里呢?据行业理财专家分析,在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理财产品进行投资。结构性存款、银行系理财子公司产品、券商收益凭证以及信托计划/资管计划等都是上市公司的热门选择。随着二级市场的火热,也有上市公司将闲置资金投向证券市场。

然而,上市公司“闲钱理财”的行为也引发了市场的广泛争议。一方面,理财收益能够增厚企业利润,成为稳定业绩的缓冲垫;另一方面,过度理财可能导致资金错配风险,影响主营业务的发展。如果企业沉迷于短期理财收益,忽视对核心竞争力的投资,长期来看将削弱市场竞争力。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