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百果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2411.HK,简称“百果园”)因董事长余惠勇关于“教育消费者”及“不迎合市场”的言论而陷入舆论风波,该话题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引起广泛讨论。百果园随后回应称,相关报道断章取义,未完整呈现事件的前因后果。
根据百果园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收入102.73亿元,同比下降9.8%;除所得税前亏损达3.91亿元,与上年同期的盈利3.81亿元形成鲜明对比。这一数据将百果园的财务状况暴露在了公众视野之下。
记者注意到,百果园坚持的中高端市场定位与当前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追求渐行渐远。加之此前多次曝光的门店品质问题,百果园的品牌信任度正面临严峻挑战。在济南,记者走访多家百果园门店发现,尽管店内水果品种丰富,但顾客稀少,部分门店甚至面临经营困境。
自2019年入驻济南以来,百果园以高端水果和优质卖相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济南的百果园门店数量虽未达到预期的400家,但已开设的门店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经营状况。有的门店生意兴隆,有的则门可罗雀,甚至有个别加盟商选择退出。
除了线下门店,百果园还积极拓展线上渠道,包括App、微信小程序以及天猫、京东、抖音等平台。尽管线上渠道提供了满减活动和优惠券等促销手段,但记者了解到,线上价格与线下并无明显差异,且部分畅销单品供应紧张,影响了顾客的购买体验。
一位济南百果园加盟商向记者透露,近年来门店的日营业额大幅下降,从过去的3000至4000元降至不足2000元。由于订货量受限和滞销产品积压,门店的损耗率高达25%,毛利率不足20%。在房租、人工等成本压力下,不少加盟商难以维持经营,被迫关门。
水果行业的激烈竞争也是导致百果园经营困难的原因之一。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水果市场日益透明,消费者可以轻松获取各种水果信息,使得价格成为竞争的关键因素。百果园的中高端定位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显得尤为尴尬。
财报数据显示,百果园2024年线下门店数量首次出现缩减,从上一年的6093家减少至5127家,一年内关闭了966家门店。公司解释称,这是为了优化门店布局,鼓励加盟商将高租金收入比的门店搬迁至低租金收入比区域,聚焦更具可持续性的优势门店。
然而,低毛利率和加盟为主的经营模式仍然是制约百果园发展的关键因素。公司收入中超过97%来自水果及其他食品销售,其中新鲜水果占比高达95%。水果作为生鲜产品,本身存在环节多、标准化率低、运输成本高、损耗高等问题,而加盟模式又进一步增加了成本,稀释了利润。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百果园的投诉多达3091条,涉及虚假宣传、虚假发货、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多个方面。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严重影响了百果园的品牌形象。
针对董事长余惠勇的言论风波,百果园客服表示,相关视频存在误解,公司正在积极沟通处理。然而,这一事件无疑再次将百果园推上了风口浪尖,如何挽回消费者信任、优化经营模式、提升盈利能力成为摆在公司面前的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