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能源行业的转型浪潮中,一场由传统巨头引领的跨界变革正悄然上演。中国石化,这家曾以石油业务著称的能源巨头,如今正以全新的姿态进军电力市场,其战略部署的核心,正是虚拟电厂这一前沿领域。
近日,中国石化江苏石油分公司成功取得了虚拟电厂运营资质,这一里程碑式的进展标志着中国石化正式踏入电力交易的核心圈层。依托遍布全国的充电桩网络、储能设施以及分布式光伏资源,中国石化正将这些“黄金碎片”整合为虚拟电厂的基石,从能源供应者转变为资源聚合商与市场参与者。
江苏石油的这一步棋,实则谋划已久。自2024年底获得售电资质以来,公司便加速布局,不仅代理用户电量超4700万度,交易电量达1.59亿度,还积极参与辅助服务交易,日均调节负荷达到1720千瓦。虚拟电厂的成立,让中国石化旗下的充电桩、储能和光伏资源得以盘活,成为可调度、可交易的“活资产”,旨在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市场增益开辟、电网韧性提升、绿色能源推广以及企业转型示范等多重目标。
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石化同样展现出了前瞻性的布局。通过“5G+量子”加密技术,公司实现了电动汽车与电网的双向互动(V2G),达到了毫秒级的响应速度和绝对安全传输。在安徽合肥的实测中,单日总放电量超过1000千瓦时,单枪最大放电功率达60千瓦,这一突破意味着电动汽车能够成为电网的反向送电“移动充电宝”,在电价高峰时向电网“卖电”获利。
中国石化的独特路径在于其遍布全国的补能网络。拥有3万座综合加能站、2.8万家易捷便利店以及日均超2000万人次的客户群体,构成了其跨界“抢食”电力增值服务的超级基座和独特场景入口。近年来,中国石化正加速将这张网络升级为综合能源服务与资源聚合的枢纽,通过投资成立新能源科技公司、与充电桩头部企业合资、与动力电池龙头签署合作协议等方式,全面布局充换电网络。
截至2025年7月,中国石化已在全国累计建成充换电站1.1万座,覆盖370多个城市。这些站点不仅是补能点,更是技术集成与模式创新的前沿“试验田”。例如,江苏南京中和路加能站配备了V2G双向充电桩和智能群充系统,浙江湖州鞍山充电站则是最大的“光储充换”一体站,实现了能源自给自足。广东深圳龙珠源加能站更是实现了兆瓦级闪充突破,提供多元化服务,打造“一站式”生态圈。
中国石化的野心远不止于此。它的生态图景是以遍布全国的实体网络为根基,以快速扩张的充换电网络为入口,以虚拟电厂为智能调度中枢,构建一个深度融合“电、车、人”的低碳综合能源服务生态圈。江苏石油的实践便是这一愿景的缩影,通过自建自营“光储充一体化”超充站、实现微电网并网运营、与发电央企合作探索虚拟电厂路径等举措,不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催生全新的商业模式。
如今,中国石化正以其遍布全国的黄金点位、国家战略的支持以及勇于探索新模式的勇气,在虚拟电厂等新赛道上稳扎稳打,切下了属于自己的一块蛋糕。这场由传统能源巨头引领的跨界变革,不仅带来了资金和资源的注入,更提供了一种基于海量实体场站、真实用户流量和综合服务场景的能源运营新视角,为电力行业带来了创新冲击与协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