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外卖员协助维护国家安全的案例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故事的主角,一名普通的外卖员小王,在一次送餐过程中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
那是一个寻常的夏日午后,小王刚完成了一单任务,正准备稍作休息。就在这时,他的手机接到了新的订单通知,一份猪脚饭等待着他的送达。订单的距离并不远,取餐点与送餐点相距不足800米。
然而,当小王查看订单详情时,他感到了一丝疑惑。送餐地址位于一家管理严格的涉密单位附近,这样的地方通常对外卖服务有着严格的限制。正当他思考之际,顾客的电话打了进来,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你到哪了?能拍张照片给我看看吗?只有拍照确认了我才算你送达。”一连串的催促让小王更加警觉。
小王礼貌地告知顾客,涉密单位门前禁止拍照。但顾客似乎并不打算就此罢休,“外卖我不要了,我再给你加点钱,你就在附近随便拍几张照片发给我。”这种异常的要求立即引起了小王的警觉。回想起国家安全机关的宣传,他意识到这位顾客的行为可能存在窃密嫌疑。于是,他果断拨打了国家安全机关的举报电话12339,详细报告了这一可疑情况。
经过国家安全机关的调查,事情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原来,这位顾客与该涉密单位的工作人员存在私人纠纷,并不了解该单位的保密要求,才企图利用外卖员进行拍照观察。虽然排除了他与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勾连窃密的嫌疑,但小王的高度警觉和责任感仍然得到了国家安全机关的肯定。
事实上,这并非个例。国家安全机关在工作中发现,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正试图利用外卖从业人员的灵活性、流动性以及对地形的熟悉程度等优势,进行观搜窃密活动。这一新趋势无疑对国家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
为了加强公众对此类风险的认知,国家安全机关特意发布了安全提示,提醒广大外卖从业人员在送餐过程中保持警觉,遇到特殊要求时需提高警惕,避免成为不法分子窃取国家秘密的工具。
这一事件不仅展示了外卖员小王的高度责任感,也再次敲响了国家安全的警钟。在信息化时代,维护国家安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守护国家安全的“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