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新兴市场崛起!马士基上调货运预期,北美航线承压下的全球航运新动向

   时间:2025-08-12 09:34:49 来源:金融界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全球航运版图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转型风暴。面对北美航线运价持续下滑的严峻挑战,航运业巨头如马士基等纷纷调整战略航向,将新兴市场视为新的增长蓝海。

自八月以来,北美航线运价如同坐上了滑梯,一路下行。地中海航运(MSC)果断采取了行动,宣布暂停美西航线服务,而中联航运也紧随其后,推迟了重启美西航线的计划。数据显示,从上海港出口至美西和美东基本港的市场运价分别下跌了9.8%和10.7%,至1823美元和2792美元。

在这场航运市场的动荡中,马士基的滞期费收入却逆势上扬,同比增长了20%,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市场不确定性的加剧。关税政策的不明朗,使得贸易冲突升级的预期升温,货主们对市场前景持谨慎态度,集运指数期货价格也普遍下跌,主力合约更是收跌2.71%。

与此同时,欧洲航线运输市场的供求关系也显得疲软无力。上海港出口至欧洲基本港的市场运价同样下跌了4.4%,而西北欧的现货运价更是加速下滑,与7月末的峰值相比,回落超过了500美元。面对这一困境,船公司们不得不主动降价揽货,一场激烈的竞争已经悄然拉开序幕。

然而,在这场风暴中,新兴市场却如同一股清流,展现出了强大的增长潜力。马士基将全年集装箱货运量增长预期上调至2%至4%,这得益于欧洲、拉丁美洲、西亚和非洲等地区强劲需求的支撑,有效抵消了北美地区进口量的萎缩。航运巨头们纷纷将目光投向了非洲、南美洲、印度、中东等新兴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点。

地中海航运新增了去往西非、南美的航线服务,而中资航运公司也不甘落后,推出了三条连接南亚次大陆和中东市场的全新航线。宁波海上丝绸之路指数显示,中东航线运价指数上涨了22.8%,印巴航线也上涨了14.5%。这一涨幅的背后,是班轮公司持续控制航次停航,舱位紧张情况加剧的结果。

全国主要港口的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实现了较快的增长。特别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航线集装箱吞吐量达到了3428万标箱,同比增速高达23.7%,成为拉动外贸集装箱增长的主要动力。青岛、天津、泉州、珠海等港口也相继新增了直航拉美、非洲、东南亚的航线,进一步拓展了国际贸易的通道。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