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络上关于百果园水果价格高昂的讨论持续升温,部分网友纷纷表示月薪两万也难以承受其价格。有网友调侃道:“在百果园随便挑挑拣拣,一百元转瞬即逝。”面对这样的舆论风波,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于8月8日通过视频公开回应,阐述了百果园的商业理念。
余惠勇在视频中强调,商业世界无外乎两种路径:一是利用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牟利,二是通过教育消费者促进市场成熟。他自豪地表示,百果园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后者,坚持不盲目迎合消费者的低端需求。
此番言论迅速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有网友批评余惠勇的言论带有“爹味”,甚至有网友将其与同样因高价备受争议的钟薛高相提并论。在当前消费相对冷淡的大环境下,百果园坚持高端市场的定位,无疑触动了一部分消费者的敏感神经。
然而,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企业的市场定位多元化是常态。百果园选择服务于对水果品质有高要求、对价格不太敏感的高端消费群体,这一策略本身无可厚非。毕竟,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市场目标和经营策略,无法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
百果园通过差异化竞争,虽然赢得了高端市场的份额,但同时也意味着放弃了中低端市场。余惠勇所谓的“教育消费者”,实际上是对消费升级的押注,他认为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未来会有更多的高收入群体涌现,从而支撑百果园的发展。
然而,高端市场的定位并不仅仅是高价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遗憾的是,百果园近年来频繁曝出质量问题。根据全国12315消费投诉信息公示查询平台的数据,近年来涉及百果园的投诉多达1769条,其中大部分是食品安全问题。黑猫投诉平台上也有3091条相关投诉,同样主要集中在食品安全上。此前,湖北经视“3·15特别报道”还曝光了百果园某门店将烂果加工成高端果切销售的乱象。
这些问题无疑让百果园的“品质至上”承诺显得苍白无力。消费者对于品质与价格的不匹配感到不满,纷纷用脚投票。从财报数据来看,百果园2024年遭遇了营收下滑、净利润亏损的困境,门店数量也减少了近千家。这一市场反馈表明,百果园的品质并未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在这种情况下,余惠勇作为董事长,应该深刻反思,加强企业管理,提升产品质量,而不是继续高调地“教育消费者”。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企业和消费者是相互塑造的。企业需要通过品质和创新来创造价值,而消费者则通过选择权来定义价值。因此,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立足,就必须尊重市场规律,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找到品质和价格之间的最佳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