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娃哈哈在经销商策略上进行了大幅度调整,据多方消息透露,该公司正逐步淘汰年销售额低于300万元的经销商群体。这一举措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部分受影响的经销商纷纷表达了对未结清款项的担忧。
据第一财经的深入报道,娃哈哈此番动作背后,是宗馥莉主导的一次“铁腕”改革。报道指出,娃哈哈不仅突然终止了与部分经销商的合作,而且未完全解决与之相关的财务问题。一些小型经销商被迫退出,而他们的市场份额则被大型经销商接手,这一过程中出现了更为复杂的款项结算挑战。
娃哈哈官方对此尚未发表正式声明,但据多位经销商透露,此次“洗牌”背后,娃哈哈意在通过整合小经销商,交由更具实力的大经销商统一管理,以解决区域经销商间的串货、债务纠葛等问题。这一策略被视为娃哈哈对市场渠道的一次深度优化。
以酒泉永宏商贸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作为娃哈哈在当地的新品二级经销商,因年销售额未达到300万元的标准,被娃哈哈在未提前沟通的情况下取消了合作资格。公司负责人表示,尽管其负责的新品业务增长势头强劲,特别是在2024年3月至9月的销售旺季,各月销售额增长率分别高达1164.8%、410.9%、786.5%、316.9%、58.7%和9991.9%,但仍未能幸免于被清退的命运。
更令人不解的是,娃哈哈在取消合作的同时,还拖欠了酒泉永宏商贸有限公司近两年的销售费用。该公司为市场推广购买的20台冰柜,在合作终止后也面临无用武之地的困境。对于这一系列问题,娃哈哈官方至今未能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
其他经销商也纷纷表达了对此次改革的看法。有经销商指出,娃哈哈此举意在淘汰规模较小的经销商,将其并入大型经销商体系,以简化债务和货物管理。然而,这一变革也伴随着风险。如果大经销商管理不规范,娃哈哈将面临更大的控制难度。反之,若大经销商运营得当,则有助于娃哈哈市场的稳定和拓展。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则认为,快消品行业合并经销商的做法并不罕见。企业通过整合经销商资源,可以确保大经销商的利益,同时利用其物流、市场开拓和铺货能力,保持渠道价盘和市场规模的稳定。然而,娃哈哈在实施这一策略时,必须加强对大经销商的管控,以确保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