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亚马逊全球开店携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务研究中心及亿邦智库联合编纂的《2025全球跨境电商供应链发展趋势报告》正式发布。该报告深度剖析了全球跨境电商供应链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旨在为跨境电商领域的从业者提供宝贵的洞见和策略指引。
报告首先概述了全球贸易的发展形势。尽管全球经济面临波动,但电商市场却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据预测,从2025年至2027年,全球电商销售额将从6.8万亿美元跃升至8万亿美元,其在全球零售市场中的占比也将从20.1%提升至22.6%。同时,电商市场呈现出成熟与新兴市场并驾齐驱的景象,美国、日本、英国等传统市场依然稳固,而印度、墨西哥、巴西等新兴市场的增长势头强劲。
在跨境电商供应链的发展历程方面,报告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早期,“运”创新主导,跨境线上零售的兴起带动了小包物流的需求。随后,“仓”创新成为主流,海外仓布局迅速扩张,FBA及头程物流需求大幅增长。进入第三阶段,“配”创新引领潮流,形成了“干线运输-海外仓储-末端配送”的全链路闭环。而未来,“链网”创新将成为主导,构建全球化的韧性供应链网络,并深度融合数智化技术。
报告还深入调查了供应链存在的痛点。稳定性方面,商家需增强本土化能力以应对贸易环境的波动。在履约问题上,头程运输时效的不稳定、尾程配送的延迟以及本土化服务的不足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库存管理同样面临挑战,缺乏高效的分仓策略导致库存成本高企,滞销积压与缺货风险并存。服务商分段管理引发的信息不透明、协同效率低以及退换货处理效率低等问题也亟待改善。
针对这些痛点,报告提出了基于韧性的供应链模式创新。跨境商家的需求已经从单一的“流量驱动”转向“供应链竞争力”,这催生了更高效、更灵活的供应链服务体系。为了构建全球化的韧性供应链网络,报告提出了四大支柱:全球化网络布局、区域服务网格化、端到端数智化以及增值效益扩大化。通过全球高密度仓储布局和多式联运实现优势互补,构建仓配一体化的区域共享弹性网络,利用数智技术实现全链路高效协同与智能决策,并通过高效供应链物流服务提升商家的竞争力。
报告进一步展望了未来三年行业的发展趋势。全球化供应链服务业将蓬勃兴起,推动资源的深度整合。供应链即服务(SCaaS)模式将通过模块化与智能化操作系统降低企业出海的门槛。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将大幅提升供应链的效率,利用AI与大数据优化物流履约流程,提升决策与协同效率。同时,绿色化也将成为供应链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材料创新、电动车队部署、可再生能源引入等措施,推动供应链的绿色转型。
为了应对市场波动、消费需求升级以及技术革命等多重挑战,报告建议跨境电商企业加强本土化能力,提升供应链的稳定性;优化履约服务,通过全球化仓网布局和区域共享仓配服务中心提高配送效率;推进数智化转型,利用AI与大数据技术实现供应链全链路的高效协同与智能决策;同时,推动绿色化发展,通过可持续发展措施提升供应链的环境友好性。
随着持续的创新与协同发展,跨境电商供应链将成为推动全球贸易增长的新动力,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