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分红险“闪电下架”,2.0%利率产品购买窗口仅两小时引关注

   时间:2025-08-06 21:24:34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保险市场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产品下架风波,引发广泛关注。8月5日上午,保险经纪人小代突然接到保险公司通知,称中午12点将紧急停止一款保底利率为2.0%的分红型增额寿险产品的录单。这一突如其来的决定,让小代倍感压力,尤其是考虑到上海地区还需进行双录(录音录像)流程,短时间内根本无法通知到所有客户。

事实上,这次紧急停售并非孤立事件。早在7月25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便公布了预定利率研究值,显示为1.99%,这一数值随即触发了人身险预定利率及产品的调整机制。多家大型保险公司迅速响应,发布了产品切换的通知,明确了各类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调整方案,并将切换时间点锁定在8月31日。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利率切换的时间点恰好与去年老产品停售一周年重合。对外经贸大学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龙格指出,去年此时,3.0%利率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停售,而眼下正是这些产品客户续缴保费的关键时刻。因此,龙格认为,此次产品停售未必能再次掀起销售热潮。

随着8月31日预定利率切换的关键节点临近,市场迎来了老产品的集中下架潮。据保通社了解,多家保险公司近期加速停售存量产品,部分热销险种的停售通知时间窗口甚至缩短至仅两小时,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此次停售涉及重疾险、增额寿险、年金险等多类人身险产品,不少保险经纪渠道收到通知,称某款保底利率2.0%的分红型增额寿险将于8月5日12点紧急关闭系统受理通道,而保险公司仅提前两小时下发通知。

面对这一波紧急停售,保险经纪人们纷纷采取措施,试图帮助客户赶上停售的末班车。有保险经纪人透露,为了协助客户,其团队近日晚上10点仍在持续上传双录视频,但在紧急停售的情况下,很难逐一向客户详细告知具体情况。尽管如此,此轮产品下架并未引发集中抢购,与此前“炒停售”引发的销售热潮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利率下行的市场环境下,分红型终身寿险凭借其独特的产品属性,成为了当前保险市场的热门选择。某中介平台6月的储蓄险排行榜中,分红型终身寿险占据了首位。与传统型产品提供2.5%固定收益相比,2.0%保底利率的分红险之所以更受青睐,是因为其分红部分虽不确定,但为投保人提供了博取超过0.5%固定收益之外的收益可能,从而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

然而,分红型产品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保险公司的投资实力与分红实现率。保险销售人员强调,所推荐的分红型终身寿险产品所属公司过往分红实现率表现稳健,这也是该产品热销的重要原因。不过,保险公司转型分红型产品同样需高度关注分红实现率,以避免透支特别储备账户来维持分红实现率,从而推高负债成本。

回顾上一轮产品切换,2024年保险公司曾借力“停售效应”大力推动3.0%预定利率的增额终身寿险,带动保费规模大幅增长。进入2025年,寿险市场延续回暖态势。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寿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6.6%。伴随市场利率的持续下行,分红险有望凭借“保障+收益”的属性竞争力走强,寿险负债端有望延续回暖趋势。

此次产品利率的动态调整成为切换的核心特征。多家大型险企跟进调整方案,其中传统型人身险预定利率从2.5%降至2.0%,分红型从2%调至1.75%,万能型从1.5%降至1.0%。东海证券研报指出,此次调整呈现“非对称”特征,分红险竞争力边际提升,既契合监管对分红险销售支持的指引,也助力险企加大分红险销售力度,优化负债产品结构。

不过,转型分红型产品之后,保险公司的销售模式和销售策略也需要相应升级,代理人的销售技能和话术也需要作出调整。在利率持续下行背景下,分红险虽具备较强竞争力,但保险公司仍需努力提升销售能力,以应对市场变化。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