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麦当劳香港卖楼套现30亿,轻装上阵做租客,地产大佬身份曝光

   时间:2025-08-05 18:06:26 来源:金融八卦女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麦当劳,这家全球知名的快餐连锁品牌,其盈利之道或许并不如大众所想象的那样简单。近日,一则消息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麦当劳计划将其在中国香港的23个铺位分阶段出售,首批8个铺位已经挂牌,总估值约12亿港元。这一举动看似是麦当劳在退出香港市场,实则不然。

麦当劳并未打算离场,而是计划以租客的身份继续在这些铺位中经营门店,缴纳租金。这种看似“退一步”的策略,实则让麦当劳能够以更灵活的方式继续坐镇市场。事实上,麦当劳一直以来的盈利模式就颇为独特,它并非仅仅依靠销售汉堡等快餐产品赚钱,而是通过收取品牌授权费和房租来实现盈利。

回溯麦当劳的历史,它的起步并不光鲜。1937年,由两位爱尔兰移民的儿子——麦当劳兄弟在加州帕萨迪纳开设的小热狗摊,是麦当劳的前身。经过一系列的变革和创新,特别是雷·克罗克在1961年买下麦当劳品牌后,麦当劳开始迅速扩张,特许经营模式也得以广泛应用。雷·克罗克提出的“我提供品牌和标准化流程,你出钱出力开店”的理念,让麦当劳能够快速占领市场。

然而,真正让麦当劳成为“地产王者”的,是其后来的CFO索恩伯恩。他提出的“当房东”战略,让麦当劳通过出售或租赁物业给加盟商,收取租金,从而实现了更为稳定的盈利。这一战略让麦当劳逐渐跳出“快餐公司”的范畴,成为了一个靠收租赚钱的地产巨头。

从财报数据可以看出,麦当劳的租金收入占据了其总收入的一大块。2024年,麦当劳总收入为259.2亿美元,其中租金收入高达100.17亿美元,占到了总收入的近40%。这种“披着汉堡皮的地产公司”模式,让麦当劳在市场上游刃有余。

麦当劳香港店铺

此次麦当劳在香港出售铺位,但继续以租客身份经营,正是其轻资产战略的体现。通过出售物业套现,麦当劳可以用这些资金进行更多的市场扩张和运营优化,同时保持稳定的现金流和市场存在感。

不仅麦当劳如此,肯德基也采用了类似的模式。根据百胜餐饮集团的财报,2024年KFC通过“坐收租金”这一策略,收获了16.85亿美元的特许经营及物业收入,占全年总收入的54%。这种“收租式”的稳定收入,让KFC能够在市场上保持强大的竞争力。

在中国,红星美凯龙和居然之家等家居卖场也借鉴了这种租赁模式。通过出租卖场给商户,这些企业不仅获得了稳定的租金收入,还避免了库存压力和价格战等不确定性。红星美凯龙2024年营收中,租赁业务占比达到了68.5%,而居然之家的租赁及加盟管理业务收入也超过了46%。

红星美凯龙财报

租赁模式的优势在于其稳定性和抗周期性。通过出租物业给加盟商或商户,企业能够获得持续的现金流,同时避免了经营压力和市场竞争的不确定性。这种“收租+服务”的结构,让企业在消费趋于理性、行业进入慢周期的当下,依然能够保持稳健的发展。

麦当劳、肯德基以及红星美凯龙等企业的成功,无疑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谁能够稳住租金收入节奏,同时把服务做好做细,谁就更有可能在波动的市场中站稳脚跟,赢得资本和行业的认可。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