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悦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悦城控股”)宣布了一项重大决策,其控股子公司大悦城地产有限公司(简称“大悦城地产”)计划通过协议安排回购股份,回购总额约为29.32亿港元。此次回购完成后,大悦城地产将申请撤销在香港联交所的上市地位,结束其长达12年的港股上市旅程。
这一消息迅速引发了市场的强烈反应。在停牌近两周后,大悦城地产于8月1日复牌,股价高开48%,最终收盘报0.54港元/股,涨幅达到45.95%。
据大悦城控股透露,此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进一步增加对大悦城地产的持股比例,从而提升公司的整体权益。大悦城控股方面表示,大悦城地产退市后,公司架构将更加简化,这将有助于公司更加灵活高效地应对市场的变化。
大悦城地产作为大悦城控股的子公司,自1992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开发、经营和管理以“大悦城”为品牌的城市综合体。其业务涵盖了投资物业、物业开发、酒店运营、管理输出等多个领域。然而,近年来,大悦城地产的股价一直低于每股资产净值,整体流动性偏低,上市地位难以提供足够的境外融资支持。
在7月31日发布的公告中,大悦城地产坦言,鉴于市场环境充满挑战且复杂,公司的上市地位在可预见的将来也不会有实质性改善。因此,公司决定进行私有化退市。此次交易的对方为除大悦城控股和中粮集团间接全资子公司得茂有限公司以外的所有大悦城地产股东。协议生效后,大悦城地产的47.30亿股计划股份将被注销,原股东将有权就每股注销的股份收取0.62港元的现金对价。
交易完成前,大悦城控股已直接持有大悦城地产91.34亿股普通股,占普通股总数的64.18%。得茂则持有3.68亿股普通股及10.95亿股优先股。协议生效后,大悦城控股的持股比例将达到96.13%,得茂的持股比例则为3.87%。
对于大悦城控股而言,此次交易不仅将增厚其对大悦城地产的权益,还有望提升公司的归母净利润。据财报显示,大悦城地产在2024年实现了198.31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9.4%,净利润为7.79亿元。相比之下,大悦城控股在过去三年中累计亏损超过70亿元,财务状况亟待改善。私有化完成后,大悦城地产的收益将注入母公司报表,这被认为将有效改善大悦城控股的财务状况。
大悦城控股方面还表示,此次交易将显著优化公司治理框架,整合组织架构与股权结构,增强公司对旗下资产的统筹配置能力,促进不同业务板块及项目间的资源优化配置。这将有力提升公司的整体运营效率、市场竞争力,推动公司核心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及高质量发展。
对于大悦城地产退市后可能带来的同业竞争问题,大悦城控股方面强调,两个平台整合后,业务层面将更加灵活高效。尽管两家公司在商业布局上存在一定的重合,但整合后的平台将能够更好地发挥协同效应,提升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