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雀巢中国大调整:业绩下滑背后的变革之路

   时间:2025-08-02 00:10:47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雀巢中国正经历一场深刻的战略调整,这一变革的信号自马凯思(Kais Marzouki)于今年7月1日接任雀巢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一职起便尤为明显。

马凯思的上任,是雀巢全球战略调整在中国市场落地的重要一步。去年9月,傅乐宏(Laurent Freixe)接替施奈德成为雀巢全球首席执行官后,迅速启动了改革计划。按照这一计划,雀巢原有的五大地理区域市场在2025年被重新划分为三大区域,其中,大中华区不再作为独立区域存在,而是被并入亚洲、大洋洲和非洲区(AOA)。这一调整意味着,雀巢中国将获得更多的全球资源和支持,同时也将面临更高的业绩期望。

傅乐宏在近期财报电话会上解释了中国区的变革:“我们对中国的策略分为两步走:首先,将中国纳入亚大非大区,确保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投入;其次,为中国的发展新阶段任命新的领导团队。”马凯思正是这一变革的关键推动者。

马凯思的行动已经开始显现成效。近日,雀巢大中华区咖啡业务负责人姜海英宣布离职,她的职位将由现任雀巢菲律宾奶品健康与营养解决方案(DHNS)负责人Pamela Takai接替,这一任命将于2025年9月1日正式生效。Pamela将直接向马凯思汇报,并成为大中华区管理委员会的一员。值得注意的是,Pamela与马凯思在雀巢菲律宾有着共事经历,这无疑将为他们在中国市场的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雀巢中国此次调整的背后,是业绩下滑的现实压力。今年上半年,雀巢大中华区销售额为22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6.4%,这一表现远低于雀巢全球其他主要市场。从经营数据来看,雀巢大中华区的有机增长率为-4.2%,其中实际内部增长率为-1.5%,定价贡献为-2.7%,均显示出市场增长乏力的态势。

雀巢中国业绩下滑的原因复杂多样。一方面,国内消费市场整体增速放缓,竞争压力增大,消费者信心指数仍处于低位。另一方面,雀巢中国在严峻的市场竞争中显得相对被动,尤其是在咖啡这一拳头产品上,未能充分抓住市场红利。与此同时,瑞幸等本土咖啡品牌的崛起,不仅抢占了市场份额,还抬高了咖啡收购价,对雀巢的成本控制构成了挑战。

面对业绩下滑的压力,雀巢中国开始寻求变革之路。傅乐宏表示,重振大中华区业务的关键在于加强协同、强化治理。因此,他将中国收回亚大非大区,并任命了新的领导团队。未来,雀巢中国还将进行渠道调整,从过去的过于依赖分销和商业驱动的模式,转向更加注重消费需求和消费人群的投资,实现模式的再平衡。

傅乐宏强调,雀巢中国拥有强大的品牌、足够的规模以及持续增长的决心。新的管理团队将专注于提供完整的价值主张来推动增长,并有信心重拾增长势头,释放市场潜力。然而,他也承认,由于需要解决库存问题并建立消费者基础,中国市场要想实现超越,可能需要长达一年的时间。

总体来看,雀巢中国的变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这场变革不仅关乎业绩的回升,更关乎雀巢在中国市场的长远发展和战略定位。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雀巢中国能否成功转型,实现业绩的稳步增长,将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