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由技术专家领导长达26年的上市公司,近期因业绩下滑、监管警告及高层动荡,或将迎来所有权变更。
在正式公告发布前夕,该公司遭遇了一连串的人事震动。尤其是财务总监姬昆,因在另一家上市公司担任独立董事期间涉及信息披露违规,被证监会处以50万元的罚款,并随即闪电离职。这一事件为公司未来的不确定性增添了更多阴霾。
紧接着,该公司——三超新材宣布正在筹划控制权变更事宜,并已向深交所申请停牌,以避免股价异常波动。自7月31日起,公司股票暂停交易。
三超新材的创始人邹余耀,自1999年起便担任公司重要职务,至今仍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和控股股东,持有35.85%的股份。邹余耀以其技术背景著称,拥有高级工程师资格,是三超新材78项专利的发明人,并多次获得科技奖项。在他的引领下,公司于2017年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
三超新材专注于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工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汽车等多个领域。然而,近年来,公司业绩却如过山车般起伏不定。从2020年至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经历了盈利与亏损的交替,而2024年的亏损更是急剧扩大。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继续亏损,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了267.5%。
业绩的持续不振,加之管理层的不稳定,使得市场对三超新材的未来充满了疑问。谁将成为这家超硬材料企业的新主人?邹余耀是否会完全退出,还是保留部分股权?新控制人将如何扭转公司业绩下滑的趋势?这些问题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
除了业绩问题,三超新材还面临监管警示的挑战。2024年11月,因未按规定及时披露重要合同进展以及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不规范,江苏证监局对公司及董事长邹余耀、董事会秘书吉国胜发出了警示函。这一事件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治理困境。
在控制权变更公告发布前,姬昆的离职无疑为公司高层带来了更大的动荡。作为财务总监,他的离职无疑给公司的财务管理带来了不确定性。尽管公司在公告中强调,姬昆的离职不涉及公司日常生产经营,但这一事件仍然给市场留下了阴影。
三超新材所处的超硬材料行业具有战略价值,其核心技术积累和专利仍然是吸引战略投资者的关键。然而,持续亏损和营收下滑的趋势将是新控制人面临的首要挑战。在即将到来的所有权变更中,三超新材能否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