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瓜子一哥”洽洽业绩滑铁卢,多元化失败陷困境

   时间:2025-07-31 11:16:16 来源:金融八卦女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休闲食品行业的老牌企业洽洽食品发布了一份令人瞠目的业绩预告,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这份报告显示,公司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下降79.85%-85.86%,预计净利润区间仅为4000万至5700万元,创下了自2011年上市以来的最差业绩记录。

洽洽食品,这个曾经以“水煮瓜子”风靡全国的品牌,如今却陷入了销量增长停滞和消费者流失的困境。为了挽回局面,洽洽甚至试图通过改名“chacheer”并悄悄进入高端超市山姆货架来重塑形象,但这一策略并未获得年轻消费者的青睐。不少年轻人抱怨,洽洽瓜子的价格越来越高,已经“磕不动”了。

回顾洽洽的历史,其创始人陈先保并非商界的新秀,而是一位在体制内工作了十年的“老将”。他在36岁时决定下海创业,最初尝试的是模仿李小龙双节棍造型的棒冰,虽然收益有限,但却让他意识到了“传统食品+创新”的潜力。1999年,他创立了洽洽品牌,主打水煮瓜子,这一创新工艺迅速解决了传统炒瓜子油腻、不卫生的问题,让洽洽瓜子迅速走红。

2000年,洽洽成立仅一年,陈先保便大胆决定投入重金在央视黄金档打广告,这一赌博式的营销策略最终取得了成功。洽洽瓜子的名字迅速传遍全国,销量猛增。从安徽本地品牌一跃成为全国炒货界的佼佼者,洽洽一度稳坐“国民瓜子”的宝座,并在2011年成功上市,成为“炒货第一股”。

然而,洽洽的辉煌并未持续。近年来,公司增长放缓,战略摇摆不定,多元化尝试也屡屡受挫。从薯片到果冻、牛肉酱等新品,都未能形成规模并激起水花。同时,洽洽在渠道和产品上的创新节奏也明显滞后于时代。面对外患内忧,洽洽虽然试图通过高额分红和拓展海外市场来护盘,但这些举措目前都未能改变营收低迷的事实。

与洽洽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竞争对手们正在迅速崛起。例如,与洽洽品类高度重合的三只松鼠,近年来主动调整策略,聚焦“性价比”与“渠道灵活性”,通过量贩组合、囤货包装以及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高频触达路径,实现了业务结构的明显优化和业绩的大幅增长。而盐津铺子则精准锚定三四线市场,依靠辣条、卤味等更接地气的产品组合站稳脚跟,成为近年来成长性最稳定的本土零食品牌之一。

这些竞争者的成功并非偶然。他们定价更亲民、选品更年轻、渠道更灵活,这些策略正好迎合了新一代消费者的需求。对于这一代消费者来说,洽洽“瓜子大王”的标签虽然还在,但其高昂的价格、传统的产品结构和渠道模式已经显得有些“过时”。

洽洽当然还有机会扭转局面。作为行业头部品牌,它拥有强大的制造和供应链能力,也具备一定的品牌势能。但关键在于,洽洽能否跟上市场节奏的变化,把握住下一代消费人群的兴趣点。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再多的品牌记忆也终将被淡忘。毕竟,瓜子可以不变,但吃瓜子的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