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临港新政助推,上海虚拟电厂步入商业化快车道!

   时间:2025-07-30 00:17:54 来源:原力能源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在能源转型的浪潮中,再次迈出关键步伐,正式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虚拟电厂精准响应实施方案(2025年版)》。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志着临港新片区在虚拟电厂领域从初步探索迈向深度实践,为激活用户侧灵活资源、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

回顾2023年,临港新片区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推出了虚拟电厂精准响应试行方案,明确了到2025年实现30兆瓦级需求侧机动调峰能力的目标。经过一年的努力,上海市级虚拟电厂已整合了23家运营商,柔性负荷超过70万千瓦,形成了“市级筑基、临港突破”的发展格局。这一坚实的基础,为2025年版实施方案的落地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商业模式上,新版实施方案也实现了重大突破。虚拟电厂首次被允许作为独立主体参与电力市场全链条交易,包括中长期合约、辅助服务及现货市场等。这一政策调整不仅打破了虚拟电厂依赖单一补贴的运营模式,更为其商业化路径提供了明确的政策依据。同时,政策还对电化学储能、V2G(车网互动)、冰蓄冷等技术给予了倾斜,进一步降低了相关项目的运营成本。

为了确保虚拟电厂的高效运营,新版实施方案还确立了“管委会—管理中心—运营商”三级管理架构。临港虚拟电厂管理中心设在国网浦东供电公司,负责实体化运营,统一承担平台建设、资源调度与结算工作。这一组织架构的明确,为资源整合提供了清晰的组织保障。

在技术层面,新版实施方案对参与快速响应的设备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具备秒级中断或远程控制功能。这一要求不仅提升了虚拟电厂的响应速度和精度,更为后续的技术验证和市场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事实上,在2025年6月全国首次楼宇空调秒级响应试点中,临港新片区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指令下发至执行仅用55秒,平均响应精度达96.6%。

在此背景下,多家新能源企业正积极布局临港虚拟电厂生态,提供全链条服务。从项目投资、方案设计、运营维护到平台开发、业务运营,这些企业全方位支撑虚拟电厂的高效运营。特别是在方案设计上,它们以“光储充碳”一体化为核心,打造具有特色的系统解决方案,为虚拟电厂的商业化运营提供了有力支持。

临港新片区虚拟电厂新政的升级,不仅提升了虚拟电厂的商业可行性,更推动了需求侧管理的市场化转型。随着电化学储能、V2G等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新能源企业的深度参与,分散的用户侧资源将被更高效地激活,成为电网灵活调节的重要力量。这一“聚合效应”的显现,将为新能源消纳、电力市场优化提供有力支撑,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更大力量。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