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上海迎来了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的盛大启幕。展会现场,具身智能以其灵活多变的人形机器人和精准高效的服务型机器人,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然而,在这场科技盛宴的背后,算力基础设施作为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支撑,依然是不可忽视的关键要素。
与往届不同,今年的算力基础设施展区展现出了全新的风貌。曾经随处可见的参数竞赛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务实的技术展示和讨论。各厂商送展的芯片和服务器展品,更多地融入了具体的产业解决方案,或是隐藏在了真实的应用场景演示之中。
在现场,关于“碎片化算力资源统筹”、“低功耗与低成本”以及“垂类产品软硬件整合”等话题的讨论热烈而深入。这些讨论不仅反映了当前算力基础设施行业的实际需求,也预示着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全链路国产化成为了今年算力基础设施展区的一大亮点。面对全球供应链波动和核心技术“卡脖子”的挑战,国内算力基础设施厂商主动出击,将国产化的边界从单一芯片拓展至全链路自主可控。从芯片底层架构的自主研发,到操作系统、编译器等软件工具链的国产化适配,再到与本土服务器厂商、行业应用企业的深度协同,一条贯穿“芯片—软件—整机—场景”的国产化链条正在加速形成。
沐曦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首次公开展示了其最新研发的训推一体GPU曦云C600。虽然现场没有直接介绍其性能参数,但据工作人员透露,该芯片搭载了业界前沿的HBM3e显存,将大幅提升显存带宽,为大模型训练及推理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沐曦还展示了基于上代产品曦云C500系列芯片的服务器解决方案,这些服务器均实现了全链路国产化。
中昊芯英展示的“刹那”系列TPU也吸引了众多目光。该TPU采用完全可控的IP核与自研指令集、计算平台,其独特的设计使得在相同AI计算任务下能耗可降低三成。同时,该芯片还具有较强的集群扩展能力,可支撑超千亿参数的AI大模型计算。
华为则在展会上展示了其“384超节点”真机,该系统基于昇腾超节点技术,实现了业界规模最大的384卡高速总线互联。目前,业界已基于昇腾适配和开发超过80个大模型,并展示了在互联网、运营商、金融、政务等多个行业的解决方案实践。而摩尔线程则聚焦细分场景,展示了包括生命科学、物理仿真在内的多项Demo,其中视频超分技术MTVSR尤为引人注目,该技术可在端侧提供实时视频超分,为终端用户提供无缝的视频观看体验。
无论是华为以超节点技术夯实大模型训练的算力底座,还是摩尔线程聚焦细分场景打通算力应用的“最后一公里”,都反映了当前国产算力基础设施所呈现出“高低搭配、全域覆盖”的发展态势。这一趋势不仅将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将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