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这家由伊隆·马斯克领导的电动汽车巨头,近期再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尽管马斯克一如既往地坚信特斯拉将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公司,但他这次的表述显得更加审慎,强调“只要我们能够精准执行计划”。
特斯拉最新公布的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业绩全面下滑,营收跌幅更是创下了近十年来的单季新高。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一低谷可能还未见底。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取消7500美元电动车税收抵免政策,无疑将对特斯拉构成重大打击。
面对业绩压力,马斯克将特斯拉的现状描述为处于一个“特殊的转型阶段”。他指出,特斯拉正逐步从一个汽车制造商转变为现实世界中的AI公司。这一转型故事自2016年特斯拉开始宣传自动驾驶技术以来,已经讲述了近十年,但华尔街对此仍持认可态度。
那么,特斯拉的未来究竟还有哪些想象空间?首先,Robotaxi业务正在按计划推进。6月,特斯拉已在德克萨斯州启动了首批未经特殊改装的Model Y小范围试运营。公司正积极争取旧金山、内华达州等地的监管审批,目标是在年底前覆盖美国约一半的人口,实现服务区域和车型的超指数级增长。
预计年底前,Robotaxi将推广至美国多个城市,目标是在几个月内达到1000辆的运营规模,并逐步向旧金山、洛杉矶和圣安东尼奥等地扩展。分析师预测,自动驾驶出租车和自动驾驶软件最终将产生比汽车销售更多的营收和利润,特斯拉的Robotaxi业务有望在2026年底实现可观的盈利。
特斯拉的FSD(完全自动驾驶)系统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发中。公司计划于2025年四季度开始推出FSD V14 alpha版内部测试,2026年一季度正式推出V14正式版。马斯克表示,“HW 5.0 + V14是通向L5级自动驾驶的最后一块拼图,2026年特斯拉车主可在车内安心休息”。
HW 5.0(最新命名为AI 5)版本的硬件算力预计将达到2000+ TOPS以上,其支持的FSD 14.0版本模型参数将大幅提升,预计性能表现将再次跃升,从而带动FSD渗透率的提升以及Robotaxi业务的继续扩展。特斯拉打造的Dojo 2超算中心将于明年实现规模化运营,规模相当于约10万台H100芯片。
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业务同样备受瞩目。按照规划,2025年底将有数千台机器人在特斯拉工厂投入试用,公司有信心在4-5年内实现年产量达到100万台的目标。此次业绩会上透露,Gen 3.0版本设计已完善,将在3个月内推出原型机,明年实现量产,目标是在四年内达到年产100万台。预计2025年10月的AI DAY上,将展示Gen 3代完整功能。
然而,尽管新兴业务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特斯拉的整车业务却持续萎靡。Model 2.5的量产再次被推迟到四季度,其生产和交付进度对特斯拉今年的销售业绩至关重要。同时,美国IRA 7500美元补贴的退坡将导致四季度美国地区现有车型销量下滑趋势不可避免。排放法规的调整和关税成本的影响也将逐步显现,可能导致毛利率短期继续承压。
特斯拉面临的挑战在于如何在推动新兴业务发展的同时,重振整车业务,实现两者的良性循环。Robotaxi和FSD业务需要推进多地监管审批,面临审批不确定性和市场接受度的问题。Robotaxi规模化运营背后需要精细的运营能力支持,同时保险、清洁和维护成本高昂。
马斯克仍然是那个擅长讲述“未来故事”的人,但他现在更加明白,要将故事变为现实,才能重新赢得资本市场的信心。特斯拉的未来命运取决于这些承诺的真正落地速度和兑现程度。资本市场正在等待一个实质性的结果,而非空洞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