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尔股份近期宣布了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拟斥资约95亿元人民币(约合104亿港元),收购香港联丰商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米亚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及昌宏实业有限公司100%股权。这一举动标志着歌尔股份在精密制造领域的又一重要布局。
公告发布于7月22日晚间,歌尔股份(股票代码:002241.SZ)通过官方渠道透露了这一信息。此次收购被视为歌尔股份在智能设备核心组件领域的一次重大“赌注”,旨在通过技术突破和业务拓展,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尽管市场对此次收购的反应初期较为谨慎,歌尔股份的股价在7月23日高开后走低,最终以23.54元/股收盘,下跌1.13%,总市值维持在822亿元左右。然而,这一收购案无疑为歌尔股份的未来增添了新的看点。
歌尔股份作为长期被市场视为“果链龙头”的企业,其实早在2012年就已经开始布局智能硬件业务。近年来,智能硬件业务的营收增长迅速,特别是在2022年,该业务板块的营收同比增长近一倍,占到了公司总收入的60%。歌尔股份的智能硬件业务涵盖了智能家用电子游戏机代工、VR/AR产品、智能手表/手环等多个领域。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兴智能硬件产品对材料性能、美观性和精细化程度的要求日益提高。歌尔股份在公告中指出,此次收购的核心目的是应对行业趋势,满足对精密结构件等零组件越来越高的要求。米亚精密和昌宏实业在精密金属结构件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这将有助于歌尔股份提升产品质感、散热性能和结构强度。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收购也标志着歌尔股份并购战略的转变。过去,歌尔股份的并购逻辑主要围绕技术为核心的产品展开,而此次收购则更加注重以大客户为核心的产品逻辑。通过整合两家标的公司的技术专长和客户资源,歌尔股份有望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智能硬件等多个领域增强综合竞争力。
歌尔股份的业绩与整个消费电子行业息息相关。作为苹果的重要合作伙伴,歌尔股份一度高度依赖这一单一大客户。然而,随着苹果面临AI创新危机和股价下滑,歌尔股份也加速了“去苹果化”的进程。2024年,歌尔股份对第一大客户(苹果)的销售占比已降至31.96%,远低于2023年的43.38%。
在摆脱苹果依赖方面,歌尔股份取得了显著成效。自2016年进入索尼供应链并成为PSVR独家代理商以来,歌尔股份持续拓展VR/AR业务,目前已成为meta、小米等科技巨头的核心供应商。特别是在智能硬件领域,歌尔股份凭借多元化布局有效缓解了苹果调整订单带来的冲击。
此次收购完成后,歌尔股份的精密结构件业务规模将显著扩大。2024年,歌尔股份的精密零组件业务实现营收150.51亿元,同比增长15.85%,毛利率提升至21.51%。这一领域的盈利潜力得到了充分展现。
然而,此次交易仍存在不确定性。歌尔股份在公告中明确提示,收购仍处于筹划阶段,需进一步尽职调查和审计评估。同时,95亿元的收购金额对歌尔的财务状况形成了一定压力。尽管公司表示将使用自有或自筹资金,但此次收购将消耗公司大量现金储备。
整合风险亦不容忽视。两家标的公司总部位于香港,在管理体系和企业文化上与内地企业可能存在差异。歌尔股份需要面对如何实现技术、客户资源的有效整合,发挥“1+1>2”的协同效应这一挑战。智能硬件市场的波动性也是潜在风险之一。智能硬件领域的热潮能否持续高增长,仍需市场进一步检验。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歌尔股份此次百亿级收购无疑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通过强化精密结构件能力,歌尔股份将更好地服务苹果及非苹果客户,特别是在VR/AR、AI眼镜等新兴领域,歌尔股份的布局已初见成效。随着智能硬件市场的不断发展,歌尔股份有望在这一领域取得更多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