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化科技股权回购事件引发监管关注,公司治理及内控问题浮出水面。
近日,丹化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丹化科技”)因股权回购事件及相关公司治理问题,受到了内蒙古证监局的监管关注。据悉,丹化科技原通过控股子公司丹化醋酐持有济宁金丹39.4737%的股权,与恒立化工各占一半,而国开基金则持有剩余21.0526%的股权。
2022年11月,丹化科技的控股股东江苏丹化集团有限公司斥资3200万元回购了国开基金所持有的济宁金丹21.05%股权。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回购过程中,济宁金丹的另两名股东丹化醋酐和恒立化工均放弃了优先购买权。其中,丹化醋酐的放弃行为构成了一项关联交易,交易金额占丹化科技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的1.30%。然而,丹化科技并未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直到2025年4月才在董事会决议中对此予以追认。
内蒙古证监局对此事表示关注,并指出丹化科技时任董事长李国方、总经理及董事会秘书成国俊、财务负责人蒋勇飞等人对公司相关违规行为负有主要责任。因此,内蒙古证监局决定对公司及相关人员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将此记录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不仅如此,丹化科技还因公司治理不规范和内控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被内蒙古证监局责令改正。据调查,公司存档的“三会”会议材料中缺失了2023年以来的董事会、监事会会议记录。同时,公司在关联交易内控制度方面存在缺失,且现有的《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也未根据最新法律法规进行及时更新。
丹化科技自1994年A股上市以来,主营业务为煤化工产品的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乙二醇、草酸和催化剂。然而,近年来公司的业绩却持续下滑,已连续六年出现亏损。据公告显示,从2019年至2024年,公司归母净亏损累计达到18.98亿元。对于2024年的亏损,丹化科技解释称,主要是由于主营业务影响和终止确认部分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影响。
尽管乙二醇产品价格上涨约12.69%,但草酸价格下跌约19.28%,公司整体产品价格仍处于低位。尽管管理层采取了降本增效措施,但由于产品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经营性亏损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扭转。2025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仍为负值,约为-6619.72万元,但相比去年同期已有所收窄。
丹化科技表示,公司正在积极推进草酸扩能改造项目,并寻求其他途径以改善经营状况。在二级市场上,丹化科技的股价今年来累计上涨36.33%,截至某交易日收盘,报3.49元/股,最新市值为35.48亿元。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丹化科技仍表示将继续努力提升业绩,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然而,公司治理和内控制度的完善仍是公司未来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