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叮咚买菜梁昌霖:即时零售战不拼零和,专注好商品寻增量之路

   时间:2025-07-23 15:52:59 来源:IT时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即时零售领域近日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补贴大战,各大平台企业纷纷投入数百亿资金,旨在争夺市场份额,目标直指万亿级市场蛋糕。

在这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叮咚买菜创始人兼CEO梁昌霖在7月21日举办的供应链生态大会上,首次公开谈论了即时零售领域的竞争态势。他表示,当前行业正处于零和博弈阶段,竞争异常激烈,最终可能只会剩下少数几家企业。然而,叮咚买菜坚持走增量路线,力求实现共赢。

据梁昌霖透露,叮咚买菜在财务表现上取得了显著进展,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已连续十个季度实现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盈利,连续五个季度实现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盈利。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公司长期主义的坚持和“4G”战略的落地。

“4G”战略是叮咚买菜的核心方略,即在“多、快、好、省”四个维度中,专注于做好“好”这一件事。梁昌霖强调,在当下价格战频发、用户争夺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叮咚买菜选择了一条差异化竞争的道路,通过深耕商品和供应链,提升用户体验,以区别于市场上以价格和补贴为主流的打法。

叮咚买菜全国平均客单价已达到约70元,上海地区更是高达72元,较四年前有了显著提升。同时,仓均日均单量也大幅增长,上海高峰期能达到1700单左右,江苏地区也已达到1000单左右。这些经营成果得益于叮咚买菜长期对商品与供应链的深耕。

梁昌霖提出的“一寸窄、一公里深”理念,为叮咚买菜指明了差异化发展道路。公司致力于在生鲜、食品赛道上,通过商品和生态思维,取代主流的流量和平台思维,深耕供应链全链路。通过打造更好的、差异化的商品,吸引对食品品质和新鲜度有更高追求的用户。

为了实现“好商品”的目标,叮咚买菜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方面,针对常规品类或大单品,深入商品开发的关键环节,提升商品的口感、健康性、安全性和便捷性;另一方面,增强对前沿趋势的洞察,开发出更多满足消费者细分需求的结构性差异商品。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叮咚买菜的开发策略取得了初步成效。过去半年内,公司内部已经淘汰了超过4000支平庸的商品,“好商品”的SKU占比已达到40%。

在生鲜品类上,叮咚买菜投入大量资金投资上游,往生鲜供应链的源头走。通过与上游合作方成立黑猪养殖基地、数字渔仓等,实现了生鲜食材全链路的管控,提高了生鲜商品的品质确定性。

在非生鲜食品品类上,叮咚买菜锚定了以低GI为代表的健康化饮食市场。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消费者对健康化食材的需求日益增长。然而,能够提供一站式健康化食材购买的平台却寥寥无几。叮咚买菜率先打造了低GI食品专区,并计划开发全品类、全场景的低GI商品,推动低GI食品供应链生态圈的形成。

叮咚买菜还坚持销售配料干净的食品。平台上健康概念标签商品的销售量正快速攀升。今年上半年,带有配料干净标签的商品销售额突破5亿元,低GI商品销售额也实现了大幅增长。

在数字化方面,叮咚买菜通过AI应用构建了“数智大脑”,实现了全链路的精细化管理。这一系统不仅提升了运营效率,还保障了食品安全和链路真实性。同时,“数智大脑”还深度参与到商品的开发和打爆流程中,大大缩短了新品试错时间。

生鲜走向上游化、食品开发走向健康化、管理走向数字化,这是叮咚买菜在即时零售领域的具体发展方向。目前,叮咚买菜正带着中国“好”商品出海,并将公司的数字化经验向全球更大零售市场推广。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