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玛格丽娜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掌门人玛丽娜(Kuryn Maryna)近期日程紧凑,不仅成功策划了一场中俄贸易专题洽谈会,促进了俄语国家与海南本地企业的商务合作,还即将迎接一批俄罗斯投资者的到来,他们计划在海南投资旅游和教育领域。
海南自贸港的诸多开放政策,如59国人员免签入境政策以及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体系,极大地激发了国内外企业家的投资热情。玛丽娜表示,得益于免签政策,俄语国家的商人可以便捷地入境海南开展经贸活动,而自贸港的零关税和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更是极具吸引力。
自2018年海南自贸港建设启动以来,一系列以“六大自由便利”为核心的开放措施得以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外向型经济的活力。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海南外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5.64%,达到10604家,投资海南的国家(地区)数量也增至176个。今年上半年,海南入出境外国人数量同比增长48%,85个国家公民可持普通护照免签入境。
海南在多个领域加速与国际接轨,包括实施药品、医疗器械“零关税”政策,推动铁路动车组跨境租赁项目落地,开展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等。特别是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作为中国的“医疗特区”,凭借“特许准入、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吸引了国际优质医疗资源汇聚。
乐城先行区吸引了瑞士索诺瓦集团等跨国企业入驻。索诺瓦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方芳表示,选择在此设立子公司,是企业加速全球创新资源汇聚的关键战略举措,将借助乐城先行区的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把全球前沿的听力技术和解决方案更快地带给中国用户。
海南自贸港的开放政策不仅聚焦系统性制度创新,还注重多层次产业布局,形成了“政策红利—产业升级—投资虹吸”的良性循环。海南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自2019年以来推出了20批166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在金融、教育、文化等20多个领域放宽市场准入限制。
在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海南邓白氏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成为海南扩大数字领域对外开放的受益者。该公司今年2月获得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批复,成功上线了邓白氏全球供应链评价网,已收录展示中国境内超2.1万家企业档案信息,为提升供应链效能与效率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的推进,海南正加紧落实自贸港核心政策。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海南有条件对标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如《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形成高度开放的市场准入规则体系,并通过对东盟、中东等重点区域的全面单边开放,成为中国单边开放的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