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I时代,全球科技巨头“人才争夺战”为何超越并购热潮?

   时间:2025-07-22 13:23:54 来源:蓝鲸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关税政策不确定性的背景下,2025年美股市场却在第二季度展现出了强劲的反弹势头。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因估值优势吸引了大量国际风险资金的涌入,其中,中国内地与香港地区推出的一系列促进新兴企业发展和上市的措施,为新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AI)的发展营造了肥沃的土壤。

据Crunchbase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初创企业的收购交易总额预计将超过千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激增155%。这一数字背后,反映出买家对优质初创企业的强烈兴趣,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进行收购。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巨额投资中,谷歌以320亿美元收购网络安全独角兽Wiz的交易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而Wiz之所以备受瞩目,主要得益于其在AI安全领域的创新。

在AI领域,除了Wiz的交易外,OpenAI以65亿美元收购Io也是上半年的重头戏。Io由苹果前设计师乔尼·艾维创立,专注于AI赋能设备的设计。医疗护理领域同样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私募股权投资公司Clearlake Capital Group以53亿美元的估值收购了电子健康记录软件供应商Modernizing Medicine,成为上半年第三大的初创企业交易。

然而,与初创企业并购交易的火热相比,今年上半年的“抢人大战”更为引人注目。社交平台meta在今年年初便大幅提高了资本开支预算,从原定的392亿美元增加至600亿至650亿美元,随后又进一步扩大至640亿至720亿美元,为其AI扩张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meta不仅通过收购绑定人才,如斥资143亿美元收购数据标注和训练平台Scale AI的49%股权,并邀请其创始人加入meta主导新成立的超级智能实验室,还积极挖角,据报道,meta在一周内就挖走了OpenAI的7名核心研究人员。

在这场“抢人大战”中,谷歌也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当OpenAI计划以30亿美元收购AI编程公司Windsurf时,谷歌却以24亿美元的许可费成功引进了Windsurf的核心团队,包括CEO和联合创始人以及30名顶级工程师,获取了代码生成技术的独家授权,使得OpenAI的交易落空。OpenAI也因此成为了这场人才争夺战中的“受害者”,据估算,在过去两年里,OpenAI有超过四分之一的研究部门主管和超过50名关键员工被同行挖走或自行创业。

从“买公司”到“抢人才”,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企业战略布局的调整,更预示着技术竞争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人才成为了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构建技术壁垒的关键。围绕AI基础设施和顶尖团队的争夺战正愈演愈烈,这不仅重塑了企业的竞争格局,更预示着全球科技产业的权力结构正在加速重构。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