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顺义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于夏季首次亮相,现场热闹非凡,新品迭出,首发首秀接连上演,交流合作氛围浓厚。
这场博览会何以吸引如此众多目光?关键在于一个“链”字。当一些国家试图“脱钩断链”时,这里却链味十足,展现了中国供应链的全面、高效与韧性。
英伟达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身着唐装,用中文发表演讲,称赞“中国供应链是一个奇迹”,这一幕在博览会开幕式上格外引人注目。英伟达此次参展带来了多款与中国厂商合作的机器人,成为观众争相参观的展台。黄仁勋在多场活动中反复强调中国供应链体系的完备性和中国市场的重要性。
本届博览会吸引了众多欧美参展商,占比达到境外参展商总数的50%,其中美国参展商数量比上届增长了15%,位居首位。苹果公司连续三年参展,其全球200家主要供应商中超过80%在中国生产,展示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库克此前曾表示:“没有中国的合作伙伴们,苹果就无法取得今天的成就。”
链博会还迎来了230多家首次参展的中外企业,涵盖了智能制造、田园餐桌到生物制药等多个领域。这些企业在中国市场投下了信任票,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国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吸引力。
创新是本届博览会上的另一大亮点。在“链博首发站”活动专区,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场景层出不穷。贝特瑞发布了行业首款硅负极专用石墨材料,住友电工推出了新一代水处理技术解决方案,新国标途能太阳能电动车也在此全球首发。这些创新成果的背后,是中国市场对创新的拥抱、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完备的供应链体系。
星巴克连续第三年参展,此次带来了即饮咖啡产品。其在中国拥有8大即饮系列,均为本地孵化和生产。星巴克中国即饮业务表示,新品迭出的背后是本地化运营支持的高效市场响应能力。这种本地化策略正是中国供应链创新活力的体现。
中外企业在博览会上“链”上共舞,牵手合作的好消息频传。百胜中国与国联水产签署了罗非鱼采购合作意向书,将外贸优品引入中国市场,服务更多消费者。这一合作不仅促进了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还为上游养殖户带来了增收机会,展现了供应链共赢的魅力。
今年以来,众多跨国公司纷纷宣布在中国扩大投资。阿斯利康将投资25亿美元在北京建立全球战略研发中心,巴斯夫扩建上海工厂,瓦克化学在华特种有机硅扩建项目竣工。这些投资行动表明,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的地位依然稳固,其科研、设计和制造能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
博览会传递出的信息是明确的:只有手拉手,打造开放合作的“共赢链”,才能在全球竞争中走得更稳、更远。中外企业在此平台上共谋发展,共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