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存款利率持续徘徊于“1时代”的背景下,投资者对于确定性收益的渴望愈发强烈。这一趋势使得红利指数,尤其是具备高股息率的品种,成为了市场瞩目的焦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10日,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H30269.CSI)以11946.95点的收盘成绩,创下了年内新高,这一表现引发了投资者对红利低波策略的广泛关注。
要深入理解红利低波策略的优势,首先需要梳理红利指数的“家族谱系”。红利指数并非单一存在,而是根据编制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单因子策略、多因子策略以及红利+行业/主题三大类。这三类红利指数各有特色,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作为红利指数多因子策略的杰出代表,巧妙融合了“红利”与“低波”两大核心因子,实现了“1+1>2”的协同效应。这一策略在风险控制方面表现出色,近五年最大回撤仅为-16.92%,明显低于传统的红利类指数以及其他市场主要宽基指数。这一数据反映了红利低波指数在面对市场波动时的强大抗风险能力,能够为投资者的资产提供有效的保护。
在风险收益比方面,红利低波指数同样表现突出。近五年红利低波全收益指数的年化夏普比率为0.77,领先于传统红利类指数与同期市场主要宽基指数。这意味着在承担相同风险的情况下,红利低波指数能够为投资者带来更高的收益,或者在获得相同收益的情况下承担更低的风险。这一优势使得红利低波指数成为投资者追求风险调整后收益的理想选择。
从历史业绩来看,红利低波指数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自发布以来,红利低波全收益指数的累计收益率达到327.86%,高于传统红利类指数以及同期的市场主要宽基指数。这一稳健的长期业绩充分证明了红利低波指数的投资价值,使其在不同市场环境下都能保持相对稳健的增长。
红利低波指数在股息率和盈利能力方面也表现出色。截至7月10日,该指数近12月的股息率水平高达5.00%,远高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同时,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28%,显示出较强的盈利成长能力。这些优势使得红利低波指数成为投资者在“资产荒”背景下对抗投资风险的有力武器。
当前,多项关键因素正共同推动红利低波资产的配置窗口。存款利率的持续低迷使得高股息率的红利低波资产成为投资者的优选。同时,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鼓励上市公司分红、重视市值管理,为红利低波指数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险资等长期资金对高股息资产的青睐以及公募基金对红利资产的重新认识,都为红利低波资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配置良机。
对于希望便捷把握红利低波机遇的投资者来说,指数化投资是一个高效的选择。红利低波ETF泰康(代码:560150)及其联接基金紧密跟踪红利低波指数,以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的最小化为投资目标。这些基金还迎来了季度分红,为投资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现金回报。通过持有这些基金,投资者可以分享到红利低波指数上涨带来的收益,同时还能获得定期分红,大大提升投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