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海拍客近期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海拍客,这家由雷军旗下顺为资本连续五轮投资的母婴电商平台,正冲刺资本市场的新阶段。
海拍客的创始人赵晨,曾在阿里巴巴工作了九年,离职后于2015年创立了海拍客,一个专注于母婴市场的B2B2C平台。经过数年发展,海拍客已经连接了4200家供应商和29万注册买家,业务遍布全国31个省、市及自治区,甚至深入到了3000多个村县,成为了下沉市场中母婴电商的佼佼者。
根据招股书显示,海拍客在2024年的GMV达到了110亿元,其中在低线城市的交易额高达86亿元,占据了10.1%的市场份额,位居行业首位。然而,尽管在低线市场表现出色,海拍客仍面临着出生率下降的长期趋势带来的挑战。2024年,公司的营收为10.32亿元,同比下滑了3.28%,同时亏损也扩大了39.41%,达到了7882.5万元。
除了业绩下滑的困扰,海拍客还面临着资产负债的压力。2024年,公司的资产负债达到了20亿元,而距离上一轮融资已经过去了五年。此次冲击IPO,也被视为海拍客为了缓解资金压力的重要举措。在IPO前,海拍客已经完成了六轮融资,总额近2亿美元,背后的资方包括顺为资本、复星国际、高瓴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
海拍客的创始团队同样值得关注。赵晨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他在阿里主要负责天猫国际的业务。而首席运营官徐虹则毕业于浙江工商大学,曾在阿里负责阿里旺旺和淘金币。海拍客对外合作部总监吴涛,也曾在阿里担任运营专员。这样的团队背景,无疑为海拍客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随着自营业务的不断发展,海拍客的销售成本也在持续上涨。从2022年到2024年,公司的GMV从149.35亿元下滑至109.6亿元。同时,平台佣金收入也一路下降,从3.54亿元降至2.29亿元,占比从39.5%降至22.2%。而自营业务收入则从5.4亿元增长至8.02亿元,占比从60.4%提升至77.7%。这种收入结构的转变,反映了海拍客在自营业务上的发力,但也带来了更高的成本压力。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海拍客在下沉市场的深耕细作仍然为其带来了不小的机遇。截至2024年底,海拍客82.6%的线下零售门店位于低线市场,覆盖了3000个村县。这些门店不仅为海拍客提供了广泛的销售渠道,也为其带来了更多的品牌曝光和用户积累。
未来,海拍客能否成功上市并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实现新的突破,仍需时间验证。但可以肯定的是,海拍客在下沉市场的母婴电商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发展前景仍然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