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元理财产品市场再度引起广泛关注,起因是招银理财一款相关产品提前实现盈利并终止。据财联社结合普益标准的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市场上存续的美元理财产品数量达到1336只,总规模达到5066亿元人民币(按当前汇率换算),与去年底相比,这一数字增加了超过2000亿元。
从机构类型来看,国有理财公司在美元理财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存续规模达到2541亿元,占比超过一半。紧随其后的是股份制理财公司,其存续规模为1299亿元,占比25.65%。合资理财公司和城市商业银行理财公司的存续规模则分别占市场的11.8%和10.6%。
在收益率方面,上半年美元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接近4%,相较于人民币理财产品,其收益率普遍高出1至1.5个百分点。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美元理财存在外汇风险。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人民币未来可能存在的升值预期,这可能会对美元理财的最终实际收益率以及后续销量产生一定影响。
中美之间国债利差的持续扩大,也为美元理财产品的受欢迎程度提供了背景支持。据wind数据显示,自7月以来,1年期美国国债到期收益率持续保持在4%左右,中美利差持续超过260个基点。在国内存款利率持续下调的背景下,尽管美元存款利率也有所下降,但中美之间的相对利差仍然存在。这一利差为投资者提供了相对较高的收益机会,使得以美元存款、债券为底层资产的美元理财产品备受追捧。
具体来看,各大理财公司在美元理财产品市场上的表现各异。据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交银理财在大型银行理财公司中发行美元理财产品最为积极,截至2025年7月16日,已发行58只相关产品。中银理财紧随其后,发行了55只产品。相比之下,中邮理财发行的美元理财产品数量较少,仅有4只。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中银理财上半年美元理财规模增长较快的原因在于其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体,资金端占据优势。
股份行理财公司在美元理财产品市场上的存续规模位居第二,普益标准统计显示其最新存续规模为1299亿元,占比25.65%。合资理财公司方面,其最新存续规模为597亿元,占比11.8%。目前,已设立的5家外资控股合资理财公司中,除一家外,其余均发行了美元理财产品。其中,高盛工银理财发行的美元理财产品数量最多,达到72只。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合资理财公司正处于冲规模阶段,因此其发行的美元理财产品费率相对较低。
美元理财产品市场主要分为境内美元理财和跨境理财两大类。境内美元理财是指募集美元资金并投资于境内美元资产的产品,而跨境理财则包括使用QDII额度进行的境外投资等多种形式。据业内人士介绍,当前美元理财产品市场存在多种产品形式,各具特点,面向不同风险偏好和需求的投资者。然而,自2023年7月初起,部分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对个人美元存款实施价格指导,导致市场美元利率高于个人实际存款利率,形成了套利机会。
尽管美元理财产品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接近4%,但专家提醒投资者,美元理财的资产收益虽然较高,但同时也存在汇率风险。今年二季度以来,人民币对美元超预期升值,叠加关税升级,结汇趋势增长,预计后续美元理财产品的销售可能会较为乏力。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余丰慧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变化,美元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可能随之调整。因此,投资者在加速买入之前,应全面评估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并考虑长期的投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