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16日的股市交易中,国产AI产业链成为市场焦点,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宝(代码589520)表现抢眼,盘中涨幅一度达到2.17%,最终收盘上涨0.69%。这一亮眼表现主要得益于其成分股的强劲走势,其中寒武纪股价飙升超过5%,奥比中光、云飞励天、芯原股份和亚信安全等股票的涨幅也均超过3%。
海外市场方面,英伟达股价前一交易日大涨4%,创下历史新高,市值成功突破4万亿美元大关。市场分析认为,英伟达重启H20芯片的销售,不仅将推动公司本财年下半年的收入加速增长,还将为2027财年上半年的业绩增长提供强大动力。有预测指出,H20芯片的重新上市,可能为英伟达市值迈向5万亿美元铺平道路。
英伟达H20芯片重返中国市场,对国内A股市场相关产业链也带来了积极影响。百度、阿里等科技巨头面临的算力缺口有望得到阶段性缓解。同时,国产替代的步伐并未放缓,随着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的开源和普及,中国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包括CPO、PCB、液冷等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扩张机遇。
受到英伟达重启H20芯片对华销售消息的影响,A股市场中的光模块CPO、IDC、PCB、芯片、AI智能体、服务器等与英伟达产业链相关的概念股受到市场广泛看好。投资者对这些领域的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国联民生证券指出,当前市场正等待主线行情的形成,并建议关注AI产业链的确定性方向。在AI上游环节,新一轮开支正在延续,英伟达及相关产业链中的机会值得关注。同时,中游环节中美差距不断缩小,国内大模型的迭代有望带动AI应用下载量及收入的提升。在AI下游环节,AI Agent和AI眼镜的进展同样值得关注。国产大模型持续追赶,AI Agent市场潜力巨大。2025年被视为AI眼镜“规模增长元年”,国内外AI眼镜产业链相关厂商动作频频,小米AI眼镜的正式发布标志着消费级智能眼镜市场进入规模化竞争阶段。
政策层面,近期高层在陆家嘴论坛上提出了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并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等改革措施。这些措施旨在支持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上市,包括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中信建投表示,设立科创成长层是科创板首次分层管理改革,将有助于聚集更多前沿行业的未盈利企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宝(589520)及其联接基金(A类:024560/C类:024561)作为重点布局国产AI产业链的基金产品,具备三大显著特征。首先,该基金注重端云融合和自主可控,均衡配置应用软件、终端应用、终端芯片、云端芯片四大环节,有望受益于端侧芯片和软件AI化进程的提速。其次,该基金创新驱动,未来可期。在全球大模型百花齐放的背景下,国产DeepSeek等模型实现弯道超车,打破了海外算力封锁,为国产AI公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最后,该基金收益亮眼,长期领跑。自2022年9月24日以来,截至2025年6月底,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累计上涨90.90%,大幅跑赢科创综指、科创芯片等细分行业指数以及同类人工智能指数。
需要注意的是,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宝被动跟踪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该指数的表现受多种因素影响,其历史业绩并不预示未来表现。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应充分考虑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投资策略,谨慎评估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