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A股市场的投资者大军已壮大至超过2.4亿人的规模,这一数据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结算)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最新统计得出。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投资者数量”特指活跃的有效账户,排除了已注销或处于休眠状态的账户。
在过去的一年半里,A股市场的投资者队伍经历了显著的增长。2024年底时,投资者总数已达到2.37亿。而到了2025年上半年,市场再迎新增开户1259.77万户。尽管每位投资者可能拥有多个账户,但按照历史换算比例估算,新增的实际投资者数量仍超过600万,即便采用保守估算,也至少有400万新面孔加入股市。
从投资者构成来看,个人投资者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截至2024年底,个人投资者占比超过99.76%,这一比例在2025年上半年新增的开户中同样高达99.63%。相比之下,机构投资者的占比不足0.24%,且其新增数量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在个人投资者热情高涨的同时,信用账户的数量也在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底,期末开立信用账户的投资者已达到720.38万户,其中个人信用账户占比绝大多数。2025年上半年,信用账户新增近25万户,显示出投资者对杠杆交易的兴趣在稳步上升。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机构信用账户在2024年首次出现了开销户倒挂的现象。
在投资者总数突破2.4亿大关的背景下,市场正经历着从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的转型。新增个人投资者的增速放缓,意味着市场不再单纯依赖新手的涌入,而是更加注重存量投资者的质量和结构。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市场成熟度的提升,也反映了投资者行为的理性化。
从历史数据来看,A股市场的投资者数量一直保持着稳步增长的态势。尽管年度间新增投资者数量有所波动,但整体保持在千万级规模。这一趋势在2025年上半年得以延续,显示出A股市场对各类投资者的长期吸引力。
个人投资者的开户活跃度也呈现出一定的季节性特征。2025年一季度,个人投资者开户数量集中爆发,尤其是3月份单月新增超过300万户。而到了二季度,开户数量则逐步回落。相比之下,机构投资者的开户数量则保持相对稳定。
信用账户作为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的标志,其数量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的交易活跃度。近年来,信用账户规模持续扩张,年均增幅约5%。同时,新开两融户的数量也在逐年增长,显示出投资者对杠杆交易的接受度在提高。
总的来说,随着A股市场投资者总数的不断攀升,市场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个人投资者虽然占据主导地位,但其行为正逐渐趋于理性。同时,机构投资者虽然占比不高,但其长期稳定增长的趋势不容忽视。在监管层持续推动投资者教育工作的背景下,A股市场正向更加成熟、稳健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