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中国经济展现稳健增长态势,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相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均提升了0.3个百分点。这一增长不仅稳固了经济基础,还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上半年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之一是“稳”。从宏观经济指标来看,经济增长虽略有波动,但整体保持稳定上升的趋势。这一稳定性不仅体现在经济增长率上,还反映在就业、物价、国际收支等多个方面。
就业市场总体平稳,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较一季度略有下降。6月份,这一数据进一步降至5.0%,显示出就业市场的韧性和活力。特别是外来户籍劳动力,其调查失业率较低,反映出城市对流动人口的吸纳能力增强。企业就业人员的周平均工作时间也保持稳定,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总量同比增长0.7%,显示出劳动力市场的积极变化。
居民消费价格方面,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1%,结束了连续四个月的下降趋势。核心CPI同比继续回升,涨幅达到0.7%。这表明,在扩大内需和促进价格合理回升的政策作用下,市场价格正朝着积极方向发展。尽管当前价格仍处于低位,但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和政策的持续显效,预计未来价格将保持温和回升态势。
国际收支方面,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创下同期新高,外汇储备稳定在3.2万亿美元以上。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我国外贸的强大竞争力,也为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新动能方面,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显示出新兴产业的蓬勃生机。各地加大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力度,推动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同时,绿色发展也取得了积极成效,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品产量大幅增长,绿色产业保持较高增速。
在扩大内需方面,上半年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8.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这表明,消费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随着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消费市场趋于活跃,发展态势向好。特别是服务消费和假日消费表现抢眼,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新亮点。
综合来看,上半年中国经济在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呈现出结构优化、动能转换、质量提升的良好态势。尽管外部环境仍存在不确定性,但我国经济具有强大的韧性和潜力,下半年有望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