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险资入市步伐加快,“长钱长投”政策空间进一步打开

   时间:2025-07-14 09:39:38 来源:上海证券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保险资金加速涌入资本市场的趋势愈发明显,据行业观察,年内举牌上市公司的次数已达到19次,与去年全年数据基本持平。长期投资改革试点的新增规模也达到了1720亿元,多项基金创设投资正在稳步推进。

保险资金的入市步伐显著加快,这一趋势从利安人寿举牌江南水务、信泰人寿举牌华菱钢铁等案例中可见一斑。据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11日,今年险资举牌上市公司的次数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这一变化背后,是多项政策的出台为险资入市进一步松绑,鼓励险资通过更多元化的形式参与资本市场。

其中,长期股票投资试点的推进尤为引人注目。保险公司通过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二级市场股票并长期持有。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平滑短期股价波动对利润的影响,还能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据悉,今年将有上千亿元的保险资金通过私募基金渠道进入股市。中国人寿、新华保险等多家大型险企已积极参与试点,部分私募基金已成立并开始投资。

在提高投资比例方面,金融监管总局将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调了5%,预计将拓宽险资权益类资产配置上限近5000亿元。这一调整有助于险资在保持偿付能力充足的同时,增加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

在降低投资门槛方面,金融监管总局近期将险资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调降了10%,这将直接降低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的风险资本占用,释放更多资金用于股票市场投资。财政部近期发布的通知也强调了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实施长周期考核的重要性,以引导险资发挥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的优势。

尽管险资积极入市已取得明显成效,但在业内人士看来,仍有待进一步优化相关政策。偿付能力是影响险资入市的主要因素之一,部分险企虽有意增配权益资产,但为避免偿付能力充足率跌破临界值,仍持审慎态度。因此,建议进一步优化偿付能力及准备金计量标准,以更好地支持险资入市。

业内还建议在利差损监管指标中更加重视长周期的综合投资收益率指标,以避免因当年投资收益率低于负债资金成本率而给公司带来监管压力。这将有助于险资在考核机制上更加重视长期投资的优势,更好地发挥其在资本市场中的“稳定器”作用。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