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资本市场聚焦于高德红外这家企业的惊人业绩预报。据其发布的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735%至957%,这一数字近乎去年同期的十倍,迅速引起了市场的广泛讨论。投资者们对此反应热烈,股吧内的讨论热度空前高涨,有观点认为这标志着军工板块的春天已经到来,但也有人持谨慎态度,担忧这只是短暂的繁荣。
探究高德红外业绩暴增的背后原因,不难发现其作为国内红外成像领域的佼佼者,此番增长得益于两大因素。一方面,此前因故延期的军工订单现已恢复交付;另一方面,民品市场需求突然激增。尤为高德红外某外贸装备系统成功通过国外验收,这不仅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收益,更是中国高端装备走向世界的重要里程碑,为公司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
从股价表现来看,高德红外的股价在近几个交易日犹如脱缰野马,一路飙升。自7月初的9元多上涨至10.59元,市值直逼450亿大关。然而,这一波上涨并非突如其来,而是早有预兆。回顾年初,由于军工订单延期和成本上涨,公司2024年亏损3.5亿至5亿,股价跌至谷底。但市场总是敏锐地捕捉到业绩的拐点,一旦有利好消息传出,资金便如潮水般涌入。
不过,投资者在欣喜之余也应保持警惕。尽管业绩大增,但高德红外仍面临不少挑战。财报显示,公司的毛利率从2022年的46.7%下滑至2024年的40.7%,资产负债率则从8.2%攀升至17.98%,现金流状况也不容乐观,现金比率仅为0.24,难以覆盖短期债务。这意味着,尽管业绩有所突破,但公司的财务状况仍需谨慎对待。
从宏观行业环境来看,军工板块今年确实迎来了诸多利好因素。国防预算的持续增加以及9月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的预期,使得市场对军工股的热情不断升温。高德红外作为红外技术的领军企业,在导弹制导、无人机监测等领域占据关键位置。更公司在军工技术民用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车载红外感知系统已成功获得吉利、东风等企业的订单,预计2025年出货量将达到20万套,带来超过10亿的潜在收入。这种“军转民”的模式为公司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高德红外并非高枕无忧。民用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低端红外产品领域价格战频发,公司只能通过扩大产能来摊薄成本,这无疑会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毛利率的持续下滑和现金流的紧张状况也是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的风险点。
面对这样的市场格局,投资者应如何操作呢?从长期来看,高德红外在技术积累和全产业链布局方面拥有明显的护城河,特别是在低空经济、脑机接口等新兴领域的布局,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但短期内,投资者需警惕“买预期卖事实”的风险。由于股价在业绩预告前已经大幅上涨,且主力资金虽然持续流入,但量能并未明显放大,因此市场情绪一旦降温,股价很可能出现回调。
对于军工股而言,其波动性往往大于一般行业,且订单交付周期长,业绩易受政策影响。因此,投资者在操作时需谨慎对待。短线投资者应设置好止损点,避免盲目追高;而长期投资者则需密切关注下半年的订单释放情况和毛利率变化,以确保风险控制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