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十四五’成绩单: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创新与民生福祉齐飞跃"

   时间:2025-07-10 03:25:58 来源:北京商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十四五”规划的引领下,中国制造业展现出了非凡的韧性与活力,年度增加值连续五年跨越30万亿元大关,稳居全球制造业榜首,超过200种主要工业品产量领跑世界。与此同时,我国汇聚了全球最庞大的研发人员队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46万家,为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随着“十四五”规划步入尾声,一份详实的成绩单近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新闻发布会上揭晓。他指出,五年间,经济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研发经费投入等核心指标均符合预期目标,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人均预期寿命、粮食及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八项指标更是超预期完成。规划中的战略任务全面落地,102项重大工程稳步推进,中国在全球舞台上展现了前所未有的稳定、可靠与积极形象。

在经济领域,中国经济总量接连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大关,预计今年将达到约140万亿元,五年经济增量超过35万亿元,这一数字相当于广东、江苏、山东三省2024年的经济总量之和,也超越了长三角地区的总量,与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的总量相匹敌,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保持在30%左右。内需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升。

民营经济同样迎来了蓬勃发展,得益于体制机制的深化改革,全国统一大市场体系基本建立,民营经济促进法得以实施,外资准入限制全面取消,外资企业在中国享受到了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民营企业数量激增至5800多万户,增长率超过40%,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活力和潜力。

科技创新方面,“十四五”期间,中国将创新置于国家战略的核心位置,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去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较“十三五”末增长了近50%,增量达到1.2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接近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相继涌现,从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到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运营,从“天宫”空间站全面建成到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再到C919国产大飞机实现商业飞行,每一项“第一”都标志着中国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

绿色发展成为中国发展的新底色,五年来,中国在增绿、治污、用能、循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森林覆盖率提升至25%以上,新增森林面积相当于陕西省的面积,为全球绿化贡献了四分之一的力量。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长江、黄河水质达到二类标准。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超越煤电,构建了全球最大的清洁发电体系,每三度电中就有一度来自绿色能源。循环经济快速发展,节能降碳成效显著。

在民生保障方面,中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义务教育巩固率和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超过95%。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每五年增长一岁。医疗领域,402种新药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跨省结算更加便捷,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十四五”期间高铁新增投运里程超万公里,我国高铁运营里程已是其他国家总和的两倍。

郑栅洁强调,“十四五”期间,中国面对的困难比预期多,但取得的成就也超乎预期。这五年,中国的制度优势更加巩固,创新活力更加强劲,物质基础更加雄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十四五”规划在中国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展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