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非洲电商市场正成为中国商家关注的热门目的地。据非洲电商巨头Jumia的中国市场负责人Linli透露,Jumia在深圳举办的招商大会吸引了超出预期的参会人数,线上直播的观看量也大幅攀升,这显示出中国商家对非洲市场的浓厚兴趣。
数据同样揭示了中非贸易的显著增长。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尽管中国对美国、日本及部分发达经济体的出口增速放缓,但对非洲的出口却同比增长了33.4%,远高于对东盟、拉丁美洲和俄罗斯的出口增速。这一趋势反映出,在全球贸易环境充满挑战的背景下,非洲市场为中国商品提供了新的机遇。
Linli表示,中美贸易关系的紧张局势和东南亚市场的竞争加剧,促使许多原本在亚马逊等平台经营的商家开始寻找新的市场。而非洲,作为一个拥有巨大潜力的新兴市场,其电商渗透率仅为零售额的2%-5%,远低于中国的20%,因此被视为未来的增长蓝海。
非洲的年轻人口是电商市场蓬勃发展的关键因素。非洲人口平均年龄仅为19.3岁,是世界上人口最为年轻的地区之一。预计到2025年,非洲人口将达到15.49亿,到2050年更将增至25亿,占全球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为非洲提供了加速工业化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难得机会。
随着非洲中产阶级的崛起,消费能力逐渐增强,为电商市场带来了更多商机。中产阶级的消费需求不仅推动了消费的繁荣,还促进了智能手机普及率和互联网用户数量的增长。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调查,非洲撒哈拉以南贫困地区的青少年通过手机网络获取教育资源的比例高达67%,这进一步推动了电商市场的发展。
尼日利亚作为非洲的第一大经济体和科创中心,其电商市场尤为引人注目。尼日利亚的初创企业数量快速增长,科技独角兽企业不断涌现,为电商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拉各斯作为尼日利亚的商业和创新中心,其活跃的创业文化、不断改善的风险投资渠道以及不断扩大的科技人才库,使得该城市成为吸引全球商家的热土。
Jumia Global总经理Tom Hurier指出,尼日利亚电商市场的未来体量将是现在的十倍以上,因此Jumia正积极拓展这一市场,并建议有意进军非洲市场的中国商家首先重仓尼日利亚。他表示,尼日利亚的传统市场也开始接受WhatsApp订单、手机银行和配送网络,新兴中产阶级越来越注重品牌和价值,这为高品质的中国商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然而,非洲电商市场并非没有挑战。物流是制约其发展的一大痛点,由于路况较差,非洲最后一英里配送成本高昂。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非洲城市配送网络正蓬勃发展,涌现出众多基于众包模式的移动应用程序。同时,Jumia等电商平台也在积极建设海外仓和社区自提点,以缩短物流配送时长并降低成本。
在支付方面,货到付款依然是非洲电商购物的主流模式。但随着金融科技公司的发展,如肯尼亚的移动货币服务M-Pesa等,传统金融服务覆盖不足的问题正在得到解决。这些创新为非洲电商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对于适合非洲市场的中国商家类型,Linli表示,Jumia目前正着重招募在主流跨境平台拥有运营经验的卖家、有非洲线下渠道且产品适合跨境的卖家以及非洲独立站卖家。在品类方面,男女装、童装、个护、家居用品、汽摩配和电子类目在非洲市场持续热销。
尽管非洲市场充满机遇,但中国商家在进军时仍需注意其复杂性和多样性。非洲由54个国家构成,不同国家之间的消费能力、偏好和习惯各不相同。因此,商家需要深入了解目标市场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市场策略。同时,随着非洲电商市场的成熟,增长将不再仅仅依靠渠道,而是需要深度、差异化和本地化。中国商家需要从出口商转型为品牌植入者,投资于本地业务,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