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扎克伯格豪掷千金挖角AI,苹果OpenAI如何应对人才流失危机?

   时间:2025-07-09 00:39:24 来源:和讯网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科技界的风云变幻中,一则重磅消息悄然掀起波澜。据多家权威媒体透露,苹果基础模型团队的领军人物、知名华人工程师庞若鸣即将离职,他的下一站将是meta。庞若鸣自2021年从Alphabet跳槽至苹果,其深厚的深度学习背景和谷歌15年的工作经验,使他迅速成为苹果AI研发的中流砥柱。

为了吸引庞若鸣加盟,meta开出了令人咋舌的薪酬条件——每年数千万美元。这一大手笔不仅彰显了meta在AI领域的雄心壮志,也预示着一场人才争夺战的升级。事实上,在过去短短两周内,包括Scale AI创始人汪滔、前GitHub CEO纳特·弗里德曼在内的11名顶尖研究者已相继投身meta麾下,一张“猎杀名单”在硅谷悄然流传。

庞若鸣的离职对苹果无疑是一记重拳。作为苹果基础模型团队的掌舵人,他带领团队近百人,致力于AI和下一代Siri的大模型研发。然而,苹果AI项目的屡遭挫折,以及内部对于是否引入第三方模型的分歧,让庞若鸣团队的努力显得举步维艰。其副手Tom Gunter已在上月离职,多名核心成员也开始与meta接触。

面对人才流失的困境,苹果迅速作出反应,任命Zhifeng Chen接管基础模型团队,并将团队架构调整为多层汇报制。然而,这一变动能否稳定军心,尚需时间验证。与此同时,OpenAI也陷入了人才保卫战的泥潭。据《连线》报道,OpenAI研发负责人Mark Chen正疲于应对meta的高薪挖角,他不得不昼夜不停地与收到offer的员工沟通,同时调整薪酬结构,探索新的激励机制。

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华人科学家成为了各方争抢的关键人物。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的首发成员中,有7人拥有中国顶尖高校的背景,他们几乎垄断了GPT-4o、Gemini和苹果大模型的核心模块研发。这些华人AI人才大多经历相似:在中国名校完成本科教育后,赴美深造,最终进入谷歌等大厂,如今又流向meta。他们的流动路径不仅反映了个人职业规划的变化,也折射出全球AI领域的人才竞争格局。

meta此次挖角行动不仅限于高薪诱惑。其主打的开源策略、不计成本的算力投入,以及对AI未来的坚定信念,都成为了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然而,meta也面临着内部融合和外部竞争的双重挑战。新纳入的顶尖人才如何与原有团队相融,以及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都是扎克伯格亟需解决的问题。

随着meta在AI领域的强势反攻,苹果和OpenAI无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谁将最终胜出,尚需时间给出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AI领域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每一场人才争夺战都可能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