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米集团的技术领域传来捷报,其副总裁兼技术委员会主席屈恒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小米AI团队的两篇重要研究成果成功入选即将召开的国际计算机视觉大会ICCV 2025。这一消息随后得到了小米创始人雷军的转发与祝贺。
据悉,本年度ICCV共收到了11239篇有效论文投稿,但经过严格筛选,最终仅有2699篇论文被收录,录用率低至24%,竞争异常激烈。小米能够在如此高规格的学术舞台上崭露头角,无疑彰显了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厚积累与创新能力。
雷军对于小米AI团队的这一成就表示了高度的认可与支持。而小米入选的两篇论文,更是展现了团队在前沿技术探索上的卓越成就。其中,一项名为Q-frame的视频理解大模型核心技术,由小米AI团队独立研发完成,它首次实现了动态帧选择与分辨率自适应框架的构建,无需训练即可即插即用,为各类视频理解大模型提供了强大的基座。
另一项研究——大模型持续学习框架Any-SSR,则是小米AI团队与华南理工大学携手合作的成果。该框架成功攻克了大语言模型在持续学习过程中面临的“灾难性遗忘”难题,实现了知识的近乎完美保留,并能够无缝接纳新知识,为人工智能的持续学习与进化开辟了新的路径。
小米的AI技术不仅在学术界获得了认可,更在实际应用中展现了其强大的价值。目前,这些技术成果已经深度融入到小米的手机、汽车、新零售、智能制造等多个业务场景中,为用户带来了更加智能、便捷的体验。以小米YU7的哨兵模式为例,该模式就运用了Q-frame核心技术,能够智能识别并提取出可能对车辆造成威胁的视频片段,有效提升了用户的安全感。
屈恒在分享这一喜讯时强调,AI、芯片、操作系统是小米在硬核科技领域突破的三大核心赛道。在2025年的研发投入中,小米计划将四分之一的资金用于AI相关方向的研究与发展。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小米对于AI技术的重视与投入,也预示着未来小米将更加注重将最前沿的AI技术转化为可交付的产品和服务,全面赋能各个业务板块,为用户创造更加智能、高效的生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