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自6月26日晚正式上市以来,迅速引发了市场的热烈反响。仅在开售后的短短三分钟内,大定订单(可退定金)便突破了20万辆大关。次日,小米宣布,上市18小时内,小米YU7的锁单量(定金不可退)已经超过了24万辆,这一成绩在中国汽车史上堪称罕见。
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发布会后接受采访时表示,原本对YU7的销量预期是只要比SU7好就满意,但如今的订单量远超预期。然而,随着销量的激增,交付问题也随之浮现。小米YU7的交付期甚至已经排到了2027年,这引发了一些用户的不满和担忧。
部分用户表示,他们不愿意等待如此长的时间,因为可能面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变化的风险。一些用户还反映了从SU7转YU7政策中出现的问题,他们原本希望将SU7订单转为YU7,但最终却变成了同时拥有两个订单的情况。这些问题在小米YU7的舆论场中引发了广泛关注。
小米汽车官网显示,目前SU7的最短交付周期为33周,最长则需41周;而YU7的交付周期更长,最短45周,最长甚至达到62周。这背后反映出小米汽车产能的严重不足。目前,小米汽车仅有一座于2024年3月投产的一期工厂,年产能为15万辆;二期工厂预计将于今年7月底全面投产,但年产能同样只有15万辆,且新工厂投产初期还需要一段时间的产能爬坡。
在众多YU7准车主中,有一位北京的车主表示,他可能需要等待53周才能提到自己的车,这几乎意味着他要等待整整一年的时间。他担忧地表示,到时候购置税可能会增加,或者小米又推出了更好的车型,他的车很可能就成了旧款。因此,他考虑要求小米汽车退还5000元定金,但遭到了拒绝。
小米客服的回应虽然冗长,但总结起来只有五个字:“对不起,不行。”这位车主在购买小米YU7之前,已经购买了一辆小米SU7,并没有遇到类似的问题。这一次,他原本希望通过小米提供的F码来优先提车,但遗憾的是,F码的使用条件限制了他的选择。
7月6日下午,小米YU7在全国58座城市开始了首批交付。雷军亲临小米科技园的交付点,为首批车主交付车辆并亲自打开车门。然而,对于那些要求退定金的准车主来说,他们的诉求却遭到了拒绝。
这些要求退定金的准车主并非个例,他们所在的群在短短三天内就加入了超过350人。他们的诉求各不相同,但主要包括三类:一是听了销售的话以为可以在今年底前提车而下单的用户;二是从SU7改配YU7失败,拥有了两张订单的用户;三是发现配置单和宣传不符,要求退定的用户。然而,他们面临的结果却是相同的:被拒绝。
对于从SU7改配YU7失败的用户来说,他们原本希望按照小米提供的步骤来操作改配,但最终却变成了单独下了一辆YU7的订单。小米汽车的答复是“因引导不清导致的重复下单问题,最终将在官方渠道推送方案中为车主解决”,但至今仍未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
还有一些用户担忧交付周期太长而面临购置税增加的风险。小米汽车官方曾解释称,显示的交付时间为预估交付时间,可能会随着产线磨合提效、产能挖潜爬坡而有所变化。然而,这并未能消除用户的担忧。
面对小米YU7的火爆销售,其他车企也看到了机会。蔚来、极氪、智己、智界和阿维塔等品牌先后推出了针对小米YU7锁单用户的优惠政策,希望将这部分用户转化为自己的品牌用户。然而,这些政策的转化率并不高。一位门店店长表示,他们遇到的小米YU7准车主中,真正能转化的只有极少数。
尽管小米YU7的销售成绩令人瞩目,但产能瓶颈和交付问题却给小米汽车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提高产能,成为了小米汽车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