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科技界再掀自研芯片热议浪潮,其中,苹果公司的做法尤为引人关注。苹果高级副总裁约翰尼斯·斯鲁吉坦言,自研芯片之路充满挑战,堪称一场豪赌。他指出,苹果之所以能在这条路上稳步前行,关键在于采用了最前沿的技术工具,尤其是EDA厂商提供的最新芯片设计软件。
斯鲁吉进一步强调,生成式AI技术的潜力巨大,能够大幅提升设计效率,缩短产品研发周期。他回顾苹果将Mac系列转向Apple Silicon的决策时,再次重申了“敢于下注,绝不回头”的坚定信念。这一战略转变,无疑是苹果自研芯片历程中的一次大胆赌博,但最终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国内,小米公司同样在自研芯片领域持续耕耘。尽管此前推出的自研芯片并未完全达到预期效果,但小米创始人雷军并未因此气馁。他深知,芯片行业的核心在于长期投入与坚持。
雷军透露,小米从2014年便踏上了自研芯片的探索之旅,至今已历经11载春秋。而玄戒O1作为小米最新自研成果的3nm芯片,更是凝聚了团队4年半的心血与智慧,研发投入高达135亿元。雷军表示,玄戒O1的发布只是小米自研芯片征程的第一步,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雷军深知,自研芯片之路并非坦途,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技术积累与人才储备。但他坚信,只要坚持长期主义,小米终将在自研芯片领域取得商业上的成功。这一信念,不仅支撑着小米在自研芯片道路上的坚定前行,也激励着更多国内科技企业勇于探索、敢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