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险企治理新动向:监事会陆续退场,审计委员会走上台前

   时间:2025-07-07 00:32:05 来源:北京商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保险行业迎来了一波公司治理架构的重大调整。大家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家保险集团)于近日正式宣布,公司将不再设立监事会,转而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承担起原监事会的法定监督职责。

这一变革并非孤立事件。在此之前,泰康保险集团与中国人保也已先后宣布撤销监事会。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传统“三会一层”公司治理架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即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构成的架构正逐步向更加精简高效的模式转变。

具体而言,大家保险集团在7月4日发布的公告中透露,公司2024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已通过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明确取消监事会设置,相关职权转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该修订案已获得金融监管总局的批复并正式生效,监事会成员已全部辞任。

泰康保险集团同样于近期公告,自2025年6月19日起,公司不再设立监事会,第三届监事会成员自动离任。更早前,日本财险(中国)与中国人保也已先后宣布撤销监事职位,相关职权转由董事会下的审计委员会承担。

这一系列变革的背后,是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实施以及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配套通知。根据新规,金融机构可按照公司章程规定,在董事会中设置审计委员会,行使原监事会职权,不再设立监事会或监事。这一调整旨在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决策效率,并适应现代企业治理趋势。

从职能角度看,撤销监事会可避免与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之间的职能重叠,减少管理层级,使治理架构更加简洁高效。同时,这一变革也有助于缩减人力成本。数据显示,在2024年,多家险企的监事薪资超过百万,撤销监事会无疑将直接减少这部分支出。

然而,节约成本并非撤销监事会的主要原因。业内人士指出,监事会监督职能的虚化也是导致其被裁撤的重要因素。在中小险企中,大股东委派董事、小股东委派监事的模式导致监事会独立性不足,难以有效制衡大股东控制的董事会。监事会获取信息渠道有限,监督往往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随着监事会的逐步淡出,审计委员会的角色逐渐凸显。作为董事会下设的专门委员会,审计委员会通常由独立董事占多数,负责审核公司财务信息、监督及评估内外部审计工作和公司内部控制等职责。这一变革将提升监督的专业性,缩短决策链条,使险企治理更加灵活高效。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