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据驱动的时代,数据被视为宝贵的资源,为众多投资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减少了盲目性,带来了更清晰的投资视野。
近期,国投中鲁(股票代码:600962)公布了一项重大收购预案,计划通过股份发行方式收购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股东持有的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电子院”)100%股权。国投中鲁还将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此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公司实际控制人不会发生变更。值得注意的是,国投中鲁股票自2025年6月23日起停牌,并于2025年7月7日复牌。
电子院作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建设领域的佼佼者,专注于半导体和显示器件领域,拥有多项行业领先技术,包括先进的工艺组线技术、国际领先的洁净精准控制技术及微振动控制技术。此次收购完成后,国投中鲁将在原有浓缩果蔬汁生产和销售业务的基础上,新增产业化咨询、工艺设计、设备选型与组线、工程设计与建设、产线调试与运营以及数字工厂、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等多元化业务。
随着全国多地持续高温,用电负荷迅速攀升。据国家能源局消息,7月4日全国用电负荷达到历史新高,最大电力负荷为14.65亿千瓦,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1.5亿千瓦。其中,华东电网负荷高达4.22亿千瓦,空调负荷占比高达37%。江苏、山东、河南、安徽、湖北等地的省级电网负荷也多次刷新纪录。
为了应对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国家电网充分利用特高压大电网的资源配置能力,跨区跨省输电电力最大超过2亿千瓦,全力保障电力可靠供应。特高压技术以其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的传输优势,成为连接能源生产地与消费地的重要纽带。随着全社会用电量的稳步攀升,特高压行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契机。
在特高压领域,我国的技术和应用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舒印彪介绍,我国已有40条特高压输电线路,每年通过“西电东送”输送的清洁能源电量达到6500亿GWh,占比高达70%。特高压电力工程的加速建设与投资增长,为电力设备行业注入了强劲动力。
国家电网在2024年的投资额首次突破6000亿元,而今年预计总投资将超过6500亿元,主要用于特高压交流和直流工程建设、加强县域电网与大电网的联系以及电网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等方面。未来几年,计划开工的特高压项目包括“十六交十二直”,预示着“十五五”期间我国特高压工程投资将保持稳定增长。
从市场表现来看,特高压概念股整体表现出色。截至7月4日收盘,特高压概念股合计A股市值超过7500亿元。今年以来,该板块平均上涨1.73%,其中宝光股份、新风光、国电南自、科林电气、中元股份等5只股票累计涨幅超过15%。
在估值水平方面,亨通光电、特变电工、国网英大、长高电新、中天科技等20只特高压概念股的滚动市盈率低于30倍。以国网英大为例,该公司滚动市盈率为16.58倍,今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6.04亿元,同比增长45.22%。国网英大通过旗下多个子公司经营信托、证券、期货、碳资产和电力装备制造等业务,为特高压等重点工程提供专项融资支持,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
特变电工、亨通光电、中天科技、平高电气等12只低市盈率特高压概念股的市净率低于2倍。平高电气一季度实现净利润3.58亿元,同比增长55.94%,且在手订单充沛,显示出良好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