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了《关于启动号码保护服务业务试点的通知》,标志着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该通知规划了700号段作为号码保护服务的专用资源,这一号段的管理位长为11位,而实际使用时的位长则扩展至15位。
这一举措旨在进一步强化个人信息的保护,同时规范中间号业务,加强对码号资源的管理,并有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和非应邀商业营销信息的侵扰。用户在拨打或接听电话时,若看到以“700”开头、总长度为15位的号码,即可确认本次通信已启用号码保护服务,对方的真实号码将被隐藏。
号码保护服务业务的核心在于,互联网平台企业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可委托运营商为个人用户分配临时号码,即“中间号”或“隐私号”,用以替代真实的手机号码进行通信。这一做法能够显著降低个人手机号码泄露的风险,提升用户的信息安全。
谈及为何开展号码保护服务业务试点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的相关负责人指出,尽管即时配送、电商平台、网约车等领域的头部企业和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已在此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部分企业使用手机号码作为中间号,导致用户难以区分来电是否为真实号码,增加了接听的不确定性。业务涉及主体众多,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责任划分不清,业务流程各异,影响了服务的稳定性。
更为严重的是,部分不合规企业以保护用户隐私为由,大量使用手机号码作为中间号进行商业营销电话拨打,甚至涉及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针对上述问题,《通知》从多个方面系统部署了试点工作。在完善政策制度方面,明确了业务定义和参与方责任,强化了合规经营、防范诈骗和加强商业营销电话防控的要求。在稳步推进试点方面,设置了三个月的试点准备阶段、三个月的试点过渡阶段以及两年的正式试点阶段,确保业务平稳过渡。在强化监督管理方面,将严格管理业务试点和700专用号码的申请,提升技术监管手段,有效防范号码滥用。
用户如何办理号码保护服务业务?据悉,该服务由互联网平台企业提供,用户在使用相关平台服务时,可自主选择是否授权同意启用号码保护。业务使用方需通过取得试点资格的应用平台提供方获取业务能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的相关负责人强调,自试点过渡阶段起,将开始受理号码保护服务业务试点和专用码号资源的申请。700号码作为专用号段,与手机号码和固定电话号码格式明显不同,用户可轻松识别。同时,还将对700专用号码进行标记,提醒用户该号码为号码保护服务专用号码,提升用户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号码保护服务并不会影响正常通信。使用该服务既能确保互联网平台商家、配送人员等能够联系到用户,同时又能保护用户的真实电话号码不被泄露。当双方使用中间号联系时,网络中会自动将中间号翻译成对方的实际号码完成通信,实现了隐私保护与通信效率的双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