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办的一场聚焦“能源中国”的专题活动中,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的副秘书长周原冰分享了关于全球能源转型的最新见解。他指出,随着全球能源转型步伐的加快,清洁化、低碳化、电气化、网络化及数智化已成为业界普遍认同的转型趋势。
周原冰强调,电网在能源转型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不仅是连接供需的桥梁,更是推动能源发展转型的关键所在。过去,西方国家往往将能源转型简化为“新能源+储能”的模式,但近年来,电网的技术性和支撑性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在中国,新型电力系统与电网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周原冰提到,“十四五”期间,电网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能源的清洁绿色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他预测,未来五到十年,中国的电力需求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电源装机总量将超过50亿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有望达到30亿千瓦,风光装机增速尤为迅猛。
然而,随着大规模超高比例电力设备的接入以及极端天气的频发,电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特别是新型电网显得尤为重要。周原冰解释说,新型电网即数智化坚强电网,它以特高压/超高压电网为基础,融合电力技术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具备更强的气候适应性、扰动抵御能力和系统调节灵活性。
周原冰进一步指出,“十五五”时期,如何在确保电力绿色低碳转型的同时保障安全供应,将是整个电力行业乃至能源行业的重难点问题,也是电网创新发展的核心目标。在这一阶段,电网将面临更加艰巨的任务,部分领域将进入未知的探索区域,但同时也将迎来“双碳”目标实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带来的机遇。
他强调,“十五五”时期将是电网大规模投入和创新的黄金时期,也是重大技术和重要政策取得突破的关键阶段。作为国家现代化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网将为“双碳”目标的实现以及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