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场近日传来一则重要消息,九台农商银行(06122.HK)或将迎来重大股权变动,其全部已发行股份或将被吉林省金融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吉林金控)及其一致行动人收购,随后该行H股计划从香港联合交易所退市。
7月3日晚,九台农商银行正式对外发布公告,披露了这一收购计划。根据公告内容,吉林金控将针对所有已发行的H股和内资股提出自愿有条件全面现金要约。具体而言,H股每股要约价为0.7港元,而内资股每股要约价为0.63元人民币。值得注意的是,吉林金控明确表示不会提高要约价,并保留了不提高要约价的权利。
此次收购要约的价格相较于九台农商银行停牌前的股价有着显著溢价。停牌前最后一个交易日,该行H股股价为0.41港元/股,市净率约为0.12倍,总市值约为21亿港元。而H股0.7港元的要约价相较于停牌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溢价约70.73%,相较于停牌前30个交易日的平均收市价溢价约60.86%。
对于此次退市的原因,九台农商银行在公告中进行了说明。该行指出,目前在股权市场有效集资的能力极为有限,上市地位已无法为经营提供切实可行的融资渠道。近年来,由于经营环境充满挑战,该行的财务表现及状况有所下滑。若能以私人公司的身份进行策略性调整,将更有利于其发展。
同时,九台农商银行还发布了盈利预警,预计2024年度将出现净亏损,金额在17亿元至19亿元人民币之间。这主要是由于该行积极响应政策导向,主动实施减费让利措施支持实体经济,导致利息收入减少。同时,受外部经济环境影响,部分行业及客户持续承压,该行对信贷资产的风险状况进行了充分评估,并加大了拨备计提以增强风险抵抗能力。
退市后,九台农商银行将继续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聚焦主责主业。吉林金控也将根据实际情况对该行的业务、架构或方向提出策略调整意见。尽管如此,吉林金控表示将尽可能维持九台农商银行现有业务。
回顾九台农商银行的历史,该行前身为九台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于2008年12月改制为东北首家农商银行。2017年1月12日,该行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继重庆农商银行后全国第二家在香港上市的农商银行。然而,自上市以来,该行股价表现并不理想,尤其是近年来震荡下行,停牌前收盘价距股价高点累计跌幅近九成。
值得注意的是,东北地区已有类似案例发生。2024年4月,锦州银行正式退市,辽宁金控成为其出资方。当时,锦州银行同样因为H股价格低迷且交易量低迷,以及面临重大财务重组而选择退市。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东北地区经济活力相对较弱,受到整体环境影响,银行经营面临较大压力。退市后,虽然无法从公开市场融资,但地方金控可以通过增资、资产注入等方式补充资本。同时,股权更为集中也有利于提升银行治理效率。